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doc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doc

ID:50749622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doc_第1页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doc_第2页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查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及时、迅速给予有效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

2、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及时准确的检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脑疝 ③颅脑CT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出血、脑梗死 。2、循环系统:  ①急性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 ②急性心衰 3、消化系统①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②腹腔脏器大出血4.休克、昏迷病人。四、“危急值”报告程序(一)门、急诊病人“

3、危急值”报告程序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做好相应记录。(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五、登记制度“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应分别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4、,六、质控与考核(一)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对执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七、注意事项(一)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二)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

5、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三)“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四)“危机值”的界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与临床沟通机制,调整“危机值”。(五)病人离开后,详细记录检查及通知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