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

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

ID:50766646

大小:3.80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3-14

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_第1页
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_第2页
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_第3页
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_第4页
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层工业厂房梁板结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主要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结构设计单层厂房结构设计砌体结构第一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1/11-1/14-1/14-1/14-1/140.450.550.550.550.550.55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设计要点应考虑板中拱的作用;对中间跨的截面弯矩可以考虑减少20%;一、设计要点经济配筋率0.4%~0.8%,一般不进行抗剪计算对中间跨的截面弯矩可以考虑减少20%;二、配筋构造1、受力钢筋:HPB300、HRB335和HRB400;直径通常采用8~12mm,板厚较大时,可用14~18mm。2、钢筋间距:70~200mm

2、板中构造钢筋①分布钢筋:HPB300、HRB335,直径8、10mm次梁的计算和配筋设计要点:可按塑性法计算配筋构造,对于相邻跨跨度相差不大于20%,活载和恒载的比q/g≤3的次梁,可按下图进行配筋布置,否则应按弯矩及剪力包络图确定。受力钢筋:HRB400、HRB500无弯起钢筋主梁截面有效高度应减小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主梁的计算要点图10.27主梁的弯矩包络图10.28主梁的剪力包络图支座弯矩和剪力设计值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内力时,由于实际支座有一定的宽度,因此按计算跨度得到支座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值

3、比实际支座边缘处的弯矩和剪力值要大,而截面设计应以支座边缘处的梁截面进行。表主梁配筋计算表1)按比例画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2)按同样比例(长度方向)画出主梁纵向配筋图。若不需纵向钢筋弯起抗剪,则纵向钢筋弯起时只需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材料图覆盖弯矩图)及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弯起钢筋弯起点距该钢筋充分利用点截面距离不小于h0/2);主梁配筋图3)作材料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截断位置,具体做法应满足相关构造规定,例如负弯矩钢筋截断,当其充分利用截面处V>0.7ftbh0时,刚从充分利用截面向外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2la+h0

4、,且从其强度不需要该钢筋截面延伸不小于20d或h0,并取两者的较大值。梁板结构形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无梁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单向板密肋楼盖肋形楼盖的荷载传递与计算简图L1L2P=L1L2PL1P1L2P2荷载沿短跨方向的传递远大于沿长跨方向的传递,此即荷载按最短路径传递原则。当L2/L1大于3时,荷载沿长跨方向的传递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近似仅按短跨方向的梁进行受力分析;荷载沿刚度大的方向传递大于沿刚度小的方向传递,传递比例与两个方向的抗弯刚度成正比,此即荷载按刚度分配原则。单向板与双向板(a)两对边简支矩形板(b)两对边

5、简支矩形板的弯曲形状单向板四边支承板四边支承板当板的长跨l2与短跨l1之比大于3时,板面荷载沿长跨方向的传递可以忽略,可按沿短跨方向传递考虑。此时除四个板角和短边支座附近,板的大部分区域呈现单向弯曲。在设计中,对l2/l1≥3的板按单向板计算,而忽略长跨方向的弯矩,仅通过长跨方向配置必要的构造钢筋予以考虑;对l2/l1≤2的板按双向板计算;当2<l2/l1<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如按单向板计算,则需注意在长跨方向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主梁与次梁(b)L2梁(c)L1梁(a)交叉梁分析图示交叉梁中L2梁的受力。L2L1L2梁与L1梁交叉点

6、处的弯矩随L1梁与L2梁线刚度比增加而变化(b)两跨连续梁L'2(c)简支梁L'1(a)交叉梁分析图示交叉梁中L2梁的受力。L2L1结论:当L1梁与L2梁的线刚度比大于8时,L2梁在交叉点处的负弯矩与连续梁L2’梁中间支座负弯矩基本接近。L2梁与L1梁交叉点处的弯矩随L1梁与L2梁线刚度比增加而变化(b)两跨连续梁L'2(c)简支梁L'1(a)交叉梁L1梁作为L2梁的中间支座,承担着由L2梁传来的荷载,一般L1梁将其称为主梁,L2梁称为次梁。L2L1从以上分析可知,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将交叉梁系简化主梁和次梁分别进行计算。肋形楼盖的

7、结构布置包括柱网布置、主梁布置、次梁布置柱网布置决定了主梁的跨度主梁布置决定了次梁的跨度次梁布置决定了板的跨度。肋形楼盖的结构布置通常钢筋混凝土主梁的经济跨度为5~8m主梁应尽可能沿柱网短跨方向布置主梁与柱形成框架作为抗侧力体系肋形楼盖中,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60%因此次梁间距一般不宜太大单向板跨度取1.5~3m,双向板的跨度取4~6m较为合适板双向受力比单向受力更为有效,宜优先考虑双向板布置单向板:h/l不小于1/30最小板厚,一般屋面≥60mm一般楼面≥70mm双向板:h/l1不小于1/40连续次梁:h/l不小于1/

8、18~1/12连续主梁或框架梁:h/l不小于1/14~1/10钢筋混凝土梁、板截面尺寸的要求结构的荷载和计算单元梁板结构上的荷载: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地面及天棚抹灰及永久性设备等可变荷载:人群、家具、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