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计量低压计量优缺点.docx

高压计量低压计量优缺点.docx

ID:50889375

大小:34.1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高压计量低压计量优缺点.docx_第1页
高压计量低压计量优缺点.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压计量低压计量优缺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压供电,高压侧计量高压供电,低压侧计量。  高供高计是指高压供电同时在高压装置PT,CT进行计量,高供低计是指高压供电,在低压侧装置CT进行计量,"高供低计""高供高计"均是供给用户的电力是高压,比如10kV,一般指专变用户.  "高供低计"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它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实行的低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前面,未包含在计量数据内.而"高供高计"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它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实行的高压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后面,已包含在计

2、量数据内.  1高供高计计量方式的利弊  高供高计计量方式的优点是减少计量管理工作量,最大限度满足计量要求,可控性大;可以有效的防止用户窃电。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  (1)不能满足电价分类的要求。因用电性质和用电类别存在着电价差别,为计费便利,应将不同类别的负荷分别装表。  (2)CT与实际用电负荷匹配难以满足计量要求(CT的一次电流应满足额定电流的20%~110%)。第一是农村高压线路上T接着若干用户,用电类别各不相同,加上农村季节性负荷(抗旱防汛排灌用电),一天24h峰谷差很大,用电同时率很低。第二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非连续性生产企业昼夜负荷波

3、动大,用电负荷很不均衡。因此,CT匹配很难满足计量要求。若CT倍率大了,必然会导致在小负荷时(22:00~8:00)电能计量表计停走或失真;反之,CT倍率小了,易烧坏CT,同时也会影响计量准确性。故对农村用电和非连续性生产的工矿企业用户,不宜选用高供高计的计量方式。  (3)PT二次压降在某些情况下难达到允许值。PT二次负载不得超过其额定容量,二次压降不得大于0.25的允许值。有两种高供高计的计量点难达到要求。一种是电能表集中装置在控制室内的(特别是在控制室与开关室距离远的情况),PT二次压降往往超标。其原因是电线过长、截面小、中间接头多、接触电阻大等,

4、都会造成PT二次压降大。第二种凡是装在线路上或用户侧室外高压计量箱中的计量装置(特别线路长、截面小的线路),因受系统电压波动和外界自然温度的影响,都将会造成计量的准确性的误差。  2如何选用高供高计的计量方式  (1)高供高计的计量方式适用于负荷变动不大、负荷率高、负荷均衡的三班制流水性生产的工矿企业。选用计量表计及互感器应满足精确度要求。  (2)做好用户负荷予测,掌握用户生产性质、生产流程、用电负荷与变化,满足CT与负载电流的最佳匹配。  (3)测试PT二次压降,满足PT二次压降不大于允许值。  (4)表计与互感器要做综合误差测试,不得超标。  (5

5、)装设在计量点的CT、PT必须专用,不得与保护、测试仪表共用。  (6)计量点有功表串接JSY系列电压失压(断流)计时仪,以便监测供电计量二次回路是否存在失压、断流现象。当发生此现象时,它能自动记录失压、断流时间,使供电部门可根据各相记录时间来计算追补少计电量。 低压侧计量不利于鼓励专变供电用户提高功率因数我地区有不少负荷仅在100kw左右,采用自备专用变压器供电的用户,为节省投资大都在低压侧计量。有一用户变压器为流-160/10/0.4,一班制工作,因有相当的感性负载,采用户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接于主变低压侧供电局计量点之后,补偿装置工作情况良好,不管是

6、瞬时仪表指示,还是低压计量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率81%,调整电费935.99元。上述SL一160该电量段变损及功率因数电费调整率据江西省电力工业局编的(用电管理资料手册)查阅得到,我地区供电局电费结算均以此手册为依据(下同)。分析结算可知,造成负载功率因数高达0.984,计算功率因数(即变压器进口处一电费结算点功率因数)仅为0.32的原因有:有功电量与无功电量比例,都表明负载功率因数在D.98以上,可供电局每月结算时功率因数常在0.3左右,电费调整率达80%左右,罚款占电费相当大的比例。为解此谜,笔者认真分析了该用户较典型的一个月的电费结算单,主要数据见表

7、五。(l)由于采用低压计量,计量点在变压器的出口,而结算点是在财产分界点一变压器进口。虽然低压侧安装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想投入更多的电容,使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