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补偿.docx

浅析生态补偿.docx

ID:51133917

大小:16.9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浅析生态补偿.docx_第1页
浅析生态补偿.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生态补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生态补偿黄晓波(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供需形势、环境破坏形势日益严重,促使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在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基础上,对资源开发中的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具体例子进行剖析。【关键词】生态补偿理论基础形式PES退耕还林还草一、生态补偿1.定义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更具体地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

2、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2.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等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1)生态环境价值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生态系统除了为人类提供直接的产品以外,所提供的其他各种效益,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等可能更为巨大。因此,人类在进行与生态系统管理有关的决策时,既要

3、考虑人类福祉,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而对于生态环境特征与价值的科学界定,则是实施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2)外部性理论外部性(externality)理论是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由于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在生产或经营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保

4、护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被他人无偿享用,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3)公共物品理论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纯粹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两个本质特征。生态环境由于其整体性、区域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很难改变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需要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进行有效的管理,重要的是强调主体责任、公平的管理原则和公共支出的支持。1.补偿方式的类型补偿方式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层出不穷,但是可归纳成四大类型:政策补偿,实物补偿,资金补偿,智力补偿。一、国内外案例分析

5、1.国外案例国外最有代表性的生态补偿项目是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厄瓜多尔等拉丁美洲国家开展的环境服务支付项目(PES)。该项目由世界银行发起,改善流域水环境服务功能是PES主要的生态补偿方向。大多数此类生态补偿项目主要通过增加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改善水质和水文条件,因此补偿费主要向用水者征收,其他生态服务的受益者不被考虑。2.国内案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从1999年开始在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试点进行,到2000年开始扩大到25省区,至2002年底,累计退耕还林5900000hm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向退耕

6、农户提供一定数额的实物和现金补偿,主要补偿农户粮食损失和造林的各种投入,这是中国首次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采取补偿措施。二、结语生态补偿制度是实现不同主体多元利益的分配正义的有效手段,就实质而言,生态补偿就是对经济利益和生态资源的公平占有,这种公平占有反应了一种分配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并呈现出递进的关系。其在空间维度上注重代内公平的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则注重代际之间的公平和发展目标的未来性,从而实现主客体关系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延展性。因此,分配正义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补偿的价值目标能够实现社会稳定,协

7、调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