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纤维 棉混纺精梳高支纱工艺的研究.doc

牛奶蛋白纤维 棉混纺精梳高支纱工艺的研究.doc

ID:51163073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牛奶蛋白纤维 棉混纺精梳高支纱工艺的研究.doc_第1页
牛奶蛋白纤维 棉混纺精梳高支纱工艺的研究.doc_第2页
牛奶蛋白纤维 棉混纺精梳高支纱工艺的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牛奶蛋白纤维 棉混纺精梳高支纱工艺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牛奶蛋白纤维/棉混纺精梳高支纱工艺的研究王春霞(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盐城224001)摘要: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牛奶再生蛋白质纤维集棉纤维的舒适性、粘胶的吸湿性、涤纶纤维的强力等优点于一身,强度比棉、丝高,防霉、防蛀性能比羊毛好,又具有合成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其手感柔软,还有天然纤维的抗菌性能,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和保护作用。最终制成的服饰细腻,滑爽,易洗快干,穿着舒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就影响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的主要

2、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探讨。1测试条件试验品种:牛奶蛋白纤维/JC(72/28)9.7tex和7.3tex;牛奶蛋白纤维/JC(55/45)5.8tex。测试仪器:Uster一Ⅲ型条干均匀度仪,Y33l型捻度仪等。试验方法:在生产现场取样,每组试样个数和次数按涤棉混纺精梳纱有关国家标准进行。2纺纱过程及各工序工艺参数2.1原料选择及其性能特点牛奶再生蛋白质纤维细度小,比表面积大,条干均匀,具有优良的染色性及生物可降解性能,其物理性能指标为:细度1.24dtex,长度38.00mm,干强3.86cN/dtex,含油率0.68%,倍长纤维率0,干伸长15.4%,质量比电

3、阻1.03×l010Ωg/cm2。2.2纺纱工艺流程及预处理由于牛奶再生蛋白质纤维表面光滑,静电现象严重,容易缠绕罗拉胶辊,因此,开包后要用适量的抗静电剂、防滑剂和温水喷洒在纤维表面,同时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7%左右,以减少静电对生产的不良影响。棉纤维采用常规纺纱工艺即可。(1)棉:A002D清花→A006B→A034→A036B→A036C→A092→A076→A186D梳棉→FA302预并→FA33l条卷→FA261精梳(2)牛奶蛋白质纤维:A002D清花→A006B→A036C(梳针)→A092→A076→A186D梳棉(1)+(2):FA302三道并条→

4、A454G粗纱→FA506A细纱→日本村田No.7一Ⅱ络筒一成包2.3主要工序中牛奶蛋白纤维的工艺参数及特点2.3.1开清棉工序由于牛奶蛋白纤维整齐度好、杂质少、蓬松、比电阻高、静电严重,生产过程中容易缠绕机件打手,故各打手转速均降低16%左右;A006B适当增大角钉帘与水平帘的速比,以加强开松作用;A002D型抓包机要少抓、勤抓和少打击开松,采用短流程工艺,减少纤维的损伤。因为牛奶蛋白质纤维静电现象严重,易黏卷,采用凹凸罗拉或夹粗皱的方法解决黏卷现象;.A092适当选择尘棒间的隔距,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牛奶蛋白纤维手感滑爽,卷曲数少,回弹性差,成卷后用塑料薄膜

5、包好,严防水分油剂挥发。车间选择合适且稳定的温湿度,对提高卷子正卷率十分有利,生产中采用“自由打击、薄喂轻梳、低速度、大隔距、防黏卷”的工艺原则,其工艺参数为:A002D小车转速3.0r/min。A002D抓棉机筋条伸出距离3.0mm,A036C打手转速425r/min,A006B打手转速415r/min,A036C给棉罗拉与打手隔距12.5mm,A092剥棉打手转速405r/min,A092均棉罗拉转速320r/min,卷子干重385~390g/m,A092回击罗拉转速455r/min,伸长率1.32%,A076风扇转速l285r/min,棉卷罗拉转速12.5

6、r/min。2.3.2梳棉工序牛奶蛋白质纤维手感滑爽,抱合力小,回弹性差,滑爽松散,蓬松性大,在梳棉工序加工过程中,易沉积于针刺之间,使纤维转移困难。易缠绕锡林和道夫,造成成网困难。因此,要优选各部件的速度和隔距,有利于减少短绒和棉结,纺出棉网清晰的生条。生产中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小张力牵伸、中隔距”的工艺原则。其隔距分别为:锡林一道夫0.13mm、锡林~刺辊0.18mm、锡林~盖板0.28、0.25、0.23、0.23、0.25mm,锡林转速325r/min,刺辊转速790r/min,生条定量16.98—18.38g/m,道夫转速22.5r/min,大压辊与

7、下轧辊牵伸倍数1.214倍,平均棉结2.0个/g,生条萨氏条干15%~16.2%,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28mm,盖板转速115~125r/min。2.3.3并条工序采用四道并条,车速适当放慢,减少纤维缠绕罗拉和胶辊,加压量适当增加,罗拉隔距适当偏大控制,保证足够的握持力与牵伸力相适应,确保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稳定运动,以提高条干水平;头道并条张力牵伸适当偏大掌握,可解决熟条发硬等问题。因此,生产中采用“重加压、大隔距、低车速、防缠绕、中定量、新型胶辊”的工艺原则,其工艺参数见表1。表1并条主要工艺参数项目定量/g·(5m)-1并合数/根隔距/mm加压/daN前张力牵

8、伸/倍出条速度/m·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