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

ID:51196187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0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_第1页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_第2页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_第3页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_第4页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_第5页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_第6页
资源描述: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作者:陈奋勇,李建东,宋建榕,莫家栋【摘要】目的评价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进行减压,同吋取自体骼骨植骨配合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31例。采用JCA评分评判神经功能。结果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随访齐48月(19.4±8.1月),神经功能由术前10.4±1.8(6^14分)提高到术后的144±1.6卜16分)(t检验P<0.01)。术后X线片检查捉示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植骨块融合时间4〜12

2、月(9.1±1.7月),未发现钢板螺钉、椎间融合器断裂、脱落与植骨不融合等。结论采用该术式的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岀症具有切口小、减压彻底、重建的颈椎稳定性好。【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骨板;内固定器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3节段或者>3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临床症状。对于该病的手术治疗存在一定争议[1]。本科自2000年6月一2007年10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进行减压,同时取白体骼骨植骨配合颈前路钢板、椎问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中,男性1

3、8例,女性13例,年龄(524±8.1)岁(4469岁)。3节段突岀26例,4节段突岀5例。突出节段分布:C3-C615例,C4-C711例,C3~C75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无力与头晕,双手握力不降,双下肢活动不灵活,有踩棉感。双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活跃或者亢进,霍芙曼氏征与巴彬斯基征阳性。其中3例存在不同程度大小便障碍。所有病例X线平片提示颈椎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改变与骨质增生,2例存在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皿检查提示病变节段椎间盘信号改变,并且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使受压硬膜囊变形,其中8例可见受压颈髓局部出现信号改变,16例岀现黄韧

4、带皱叠压迫硬膜囊后缘。1.2手术方法取平卧位,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颈部过伸位。取右侧颈前横切口入路,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经颈动脉鞘与内脏鞘之间暴露颈椎椎前,术中在遡臂熾机透视定位下,对于病变为3个节段的,给予病变严重的相邻2个节段进行椎体次全切除,摘除2处突出椎间盘进行减压,同时取白体骼骨植骨配合颈前路钢板作内固定,然后切除另1个病变节段的椎间盘进行减压,减压后以椎间融合器固定;对于病变为4节段的,给予病变中间相邻的2节段进行椎体次全切除,摘除2处突出的椎间盘进行减压,取自体骼骨植骨,同时用前路颈椎钢板作内固定,然后再切除另外上下2病变节段的椎间

5、盘进行减压,减压后分别用椎间管融合器进行固定。颈前内固定钢板均为Styke颈前路钛钢板,椎间融合器为Styke颈椎椎间融合器。1.3结果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声音嘶哑1例。脑脊液漏病例予结缔组织胶修补破裂硬膜囊后,脑脊液漏消失;声音嘶哑病例经过营养神经治疗2月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9.4±8.1)月(齐48月),神经功能恢复评价采用JCW分辺,由术前(10.4±1.6)分(414分)提高到术后的(14•牡1.®分卜16分)(t检验,I<0.01)。术后X线片检查提示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植骨块融合时间(9.1±1.7)月(4

6、〜12月),未发现钢板螺钉、椎间融合器断裂、脱落与植骨不融合等。2讨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在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治疗有前路与后路,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有文献报道,采用前路减压手术优良率可达到95%山;也有文献对前、后路2组手术进行比较,发现术后神经功能JCA评分前路组改善率明显优于后路组,且硬脊膜扩张程度明显优于后路组国。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解剖基础主要存在脊髓前方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肥厚钙化的的后纵韧带及后方肥大增厚钙化的黄韧带,部分病例还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但是引起该病的临床病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受到前方致压物的压迫所致,随着多个颈

7、椎间盘退变加重、突出明显导致椎间隙变窄、黄韧带增厚皱叠与颈椎不稳,引起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同时椎管内静脉受压,回流不畅,使脊髓充血,产生缺氧而出现脊髓损害。因此前路手术能够直接切除突出椎间盘、增生骨赘、增厚或钙化的后纵韧带等而达到彻底解除脊髓前致压物的压迫,同吋通过减压区植骨,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与椎间高度,使椎间孔得到扩大与皱叠的黄韧带得到伸展,进而解除神经根压迫与脊髓的后压迫。后路减压手术主要是通过扩大脊髓后空问,使脊髓向后发生飘移而解除压迫。但由于脊髓移动受到神经根与齿状韧带束缚,使脊髓飘移空间受到限制,常导致颈髓前压迫因素仍存在,需再次前路手

8、术者并不少见。以往认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进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块容易出现松动、移位,甚至假关节形成,有报道3节段植骨融合假关节发生率达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