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

ID:51291466

大小:7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0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摘要】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此前一直是盈余管理问题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监管环境、诉讼风险、会计准则、实施成木等因素的变化,真实盈余管理逐渐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从真实盈余管理兴起原因、实施方式及经济后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为真实盈余管理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管理方式;经济后果一、引言在会计研究中,会计盈余(Earning)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但尚未实现现金流入的应计利润(TotalAccruals,TA),另

2、一部分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已经实现的现金流入的盈余(CashFromOperations,CFO)。因而,按上述分类,盈余管理可以划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0的盈余管理一直是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真实盈余管理直到近几年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Graham(2005)对400位公司的CFO调查显示,80%的CFO表示会减少在研发(R&D)、广告、员工培训费等酌量性开支以满足特定盈余目标,55.3%的CFO愿意延迟能够创造价值的新项目,以满足当期的收益目标。Roychowdhury(200

3、6)的研究证据表明,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亏损或满足分析师预测,通常采用销售操纵、减少酌量性费用或过度生产等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即使这些活动偏离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Schipper(1989)在其《盈余管理丁•评述》(Commentaryonearningmanagement)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的概念,即公司管理层为了谋取特定利益而干涉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过程,而真实盈余管理作为一种通过适时的财务决策来改变企业财务报告盈余的行为,属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范

4、畴。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构建真实的交易活动,以满足利益相关者所要求的特定盈余目标的盈余操控行为。真实盈余管理虽然可以提高当期盈余,但从本质而言,它与正常经营活动的管理者行为又有所区别,其实现的盈余是否具有持续性,对公司未来各期的盈余和现金流量造成有何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兴起的原因、实施方式及经济后果三个方血对现有的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二、真实盈余管理兴起原因从宏观环境分析,监管环境的口趋严格和诉讼风险的增大,导致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

5、空间日益缩小,进而为真实盈余管理的兴起提供了条件。Graham(2005)研究发现,由于应计利润操纵一般发生在会计年度末至财务报告对外公布前,通常涉及会计政策及会计方法处理问题,因而容易被外部审计师识破,风险较大;而真实盈余管理在时间上具有随机性,可以在会计年度的任一时段进行,并且只通过改变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不涉及会计处理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容易规避外部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检查风险。李彬、张俊瑞、郭慧婷(2009)以我国1998-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会计弹性不同的公司其真

6、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发现两者之I'可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会计弹性小的公司,通常通过异常促销、减少研发费用等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而会计弹性大的公司,则会减少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也可能诱导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如美国会计准则)强调为各类交易明确会计目标,为管理层和审计师提供一个详细的会计构架并强化了其二者的责任,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层进行应计项目操纵的难度增大,但公司仍可能通过真实活动进行盈余操控。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要求会计人员及审计师在核

7、算时运用职业判断,却没有提供充分依据加以规范,因而为公司提供了更大的会计选择空间,通过公司倾向于采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操纵。Cohen(2008)发现在美国的目标导向会计准则下,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逐步降低,而真实盈余操控水平口益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了构建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Barth(2008)对1994-2003年期间21个采用IAS国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采用IAS的公司能够及时地确认损失,较少使用利益平滑以及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刘启亮、何威风、罗斥(2011)通

8、过对比我国在实施与IFRS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发现新准则实施以后,公司整体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下降,而应计项冃盈余管理则显著增加。实施成本的变化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兴起的原因,Cohen(2008)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过程上分析盈余管理方式变化的原因,他认为真实交易活动的操控通常需要公司内部多个部门甚至外部公司的配合,涉及的范围较广,实施难度较大,因而操控所需的成本相对较高。Zang(2012)发现应计项冃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