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

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

ID:51308646

大小:75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21

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_第1页
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_第2页
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_第3页
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_第4页
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OS开关与传输门特性分析单开关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MOS管的四种基本类型GSDN沟道耗尽型GSDN沟道增强型MOS(Men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GSDP沟道增强型GSDP沟道耗尽型在数字电路中,多采用增强型。GSDN沟道增强型源极栅极漏极MOS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vGS=0时PNNGSDvGSvDSiD=0D、S间相当于两个背靠背的PN结不论D、S间有无电压,均无法导通,不能导电。PNNGSDVDSVGSvGS>0时vGS足够大时(vGS>VGS

2、(th)),形成电场G—B,把衬底中的电子吸引到上表面,除复合外,剩余的电子在上表面形成了N型层(反型层)为D、S间的导通提供了通道。VGS(th)称为阈值电压(开启电压)源极与衬底接在一起N沟道可以通过改变vGS的大小来控制iD的大小。MOS管的输入、输出特性对于共源极接法的电路,栅极和衬底之间被二氧化硅绝缘层隔离,所以栅极电流为零。输出特性曲线(漏极特性曲线)夹断区(截止区)用途:做无触点的、断开状态的电子开关。条件:整个沟道都夹断,源极和漏极之间没有导通沟道。特点:可变电阻区特点:(1)当vG

3、S为定值时,iD是vDS的线性函数,具有类似与线性电阻的性质,且其阻值受vGS控制。(2)管压降vDS很小。用途:做压控线性电阻和无触点的、闭合状态的电子开关。条件:源端与漏端沟道都不夹断恒流区:(又称饱和区或放大区)特点:(1)受控性:输入电压vGS控制输出电流(2)恒流性:输出电流iD基本上不受输出电压vDS的影响。条件:(1)源端沟道未夹断(2)漏端沟道予夹断用途:可做放大器和恒流源。MOS管开关等效电路当vI=vGS

4、间相当于断开的开关,vO≈vDD.当vI>VGS(th)且vI继续升高时,MOS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MOS管导通内阻RON很小,D-S间相当于闭合的开关,vO≈0。传输门输出特性传输门(TG)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作为基本单元电路构成各种逻辑电路,用于信号传输,而且在取样—保持电路、斩波电路、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中传输模拟信号,因而又称为模拟开关。CMOS传输门由一个P沟道和一个N沟道增强型的MOSFET并联而成,如下图所示。电路结构逻辑符号C和C'是一对互补的控制信号,设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分别为V

5、DD和0V,那么当C=0时,只要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不超出0~VDD,则Vi=0V~VDDVGS1=0V~-VDD,T1始终截止;VGS2=VDD~0V,T2始终截止。T1和T2同时截止,输入与输出之间呈高阻(>109),传输门截止。当C端接+5V,C'端接0时,Vi在0~+3V的范围内,T1导通。Vi在0~+3V的范围内,T2导通。由此可知,当Vi在0~+5V之间变化时T1和T2至少一个是导通。VO=Vi,信号可以传输过来。由于T1、T2管的结构形式是对称的,即漏极和源极可互换使用,因而CMOS传

6、输门属于双向器件,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也可互易使用。利用CMOS传输门和CMOS反相器可以组合成各种复杂的逻辑电路,如数据选择器、寄存器、计数器等等。举例利用CMOS传输门和CMOS反相器构成异或门。ABTG1TG2Y00通断001通断110断通111断通0双向模拟开关传输门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作模拟开关,用来传输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信号。这一点是无法用一般的逻辑门实现的。模拟开关的基本电路是由CMOS传输门和一个CMOS反向器组成的,如下图所示。和CMOS传输门一样,它也是双向器件。假定接在输出端的电阻

7、为RL,双向模拟开关的导通内阻为RTG。当C=0时,开关截止,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联系被切断Vo=0。当C=1时,开关接通,输出电压为:电压传输系数: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