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

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

ID:51380839

大小:347.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1

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_第1页
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_第2页
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_第3页
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_第4页
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金共渗技术条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Q/ZY郑州中原利达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YJ01.001—2015钢铁制件低温合金共渗IronandSteelProductsLowTemperatureAlloyImpregnation2015-08-01发布2015-09-01实施郑州中原利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Q/ZYJ01.001-2015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JB/T5067-1999《钢铁制件粉末渗锌》。本标准与JB/T5067存在以下主要差异:——将原标准名称“钢铁制件粉末渗锌”改为“钢铁制件低温合金共渗”,并给予了严格准确的定义;——原标准“不适用于需在34

2、0℃以下温度回火处理以满足制件力学性能要求的钢铁制件渗锌”,在本标准中适用。——本标准对合金渗层厚度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合金渗层分为四个等级,JB/T5067渗锌层分为五个等级;——本标准增加了合金渗层硬度、耐腐蚀试验要求;——本标准的后处理增加了电解抛光、钝化两种。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郑州中原利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郑州中原利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奎、郭志明、王义春、贾春岭、杜鸿涛、孔强。IQ/ZYJ

3、01.001-2015钢铁制件低温合金共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件低温合金共渗(以下简称合金共渗)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铸铁、铸钢等材质的零件及构件的合金共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956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

4、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JB/T5069钢铁零件渗金属层金相检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3.1低温合金共渗一种固态扩散过程,以粉末合金渗剂为供锌、镍源,将工件包裹在合金粉末、惰性填充组份和活化组份中,然后放在封闭容器中,并通过加热产生锌、镍、铁原子互扩散而在钢铁表面形成锌镍渗层的表面处理工艺,加热温度在260℃~380℃。3.2合金渗层由锌、镍、铁原

5、子互扩散而在钢铁表面形成的锌镍-铁合金层。3.3渗剂由含锌、镍等原子的供锌、镍组份,并根据需要加入填充组份、活化组份等组成的渗剂。3.4后处理合金共渗后可选用电解抛光、钝化、有机涂层等后处理,以改善合金共渗工件的外观或进一步提高合金渗层的耐腐蚀性能。4需方向供方应提供的资料a)本标准号;b)待渗件的材料牌号;2Q/ZYJ01.001-2015c)待渗件的热加工工艺制度;d)待渗件要求的合金渗层厚度等级;e)合金共渗后需否后处理和采用何种后处理。5技术要求5.1待渗件5.1.1待渗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经历合金共渗加热过程后仍然能达到

6、原设计指标的要求。合金共渗工件的硬度、抗拉、屈服强度、弯曲等各项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不应低于渗前工件的规定指标和设计要求。5.1.2将待渗件去污、除油,表面应无残留焊渣、型砂和积碳等。15.1.3将待渗件抛丸除锈,除锈等级不低于GB/T8923.1中规定的Sa2/2级。5.2外观a)合金渗层表面应平整、均匀,允许有轻微的擦伤,待渗件自身存在的砂眼、夹渣等引起的合金渗层表面不均匀不应视为外观缺陷;b)合金渗层表面均匀、无起层脱落,允许有轻微划痕。c)经电解抛光、钝化、有机涂层后处理的合金共渗工件因工艺不同呈不同的色泽。d)渗件合金

7、渗层白色钝化后,外观呈银白或银灰色,允许局部有蓝或黄色的钝化膜。渗件合金渗层黑色钝化后,外观呈黑色亚光,允许局部有彩虹色的钝化膜。5.3渗层厚度根据工件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配合要求,将合金渗层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合金渗层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合金渗层厚度等级等级IIIIIIIV渗层厚度μm≥6≥8≥10≥12中性盐雾试验h480100015002000注1:在给定环境下,合金渗层的耐蚀寿命近似与其厚度成正比。注2:增加合金渗层厚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件的几何尺寸,所以在考虑寿命的同时也应考虑工件的配合要求。有关工件合金渗层厚度选

8、择(推荐)见附录A。5.4耐中性盐雾性能经合金共渗处理的工件,根据厚度等级,经表1中对应时间的中性盐雾(NSS)试验,保护级不应低于9级。5.5渗层表面硬度合金渗层显微硬度大于300HV。5.6耐二氧化硫腐蚀性能3Q/ZYJ01.001-2015酸雨腐蚀严重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