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pdf

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pdf

ID:51412554

大小:1.98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3

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pdf_第1页
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pdf_第2页
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pdf_第3页
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41--444,2014地质学刊第38卷第3期doi:10.3969/j.issn.1674-3636.2014.03.“l三维建模技术在湖南花垣铅锌找矿中的应用王琨1。肖克炎2。闫友谊3(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3.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湖南花垣铅锌矿床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鄂湘黔深大断裂北西侧,其地质特征和规模类似于美国的MVT型铅锌矿床。区内控矿要素主要为地层、岩相和构造,主要赋矿地层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中段的藻礁灰岩地层,控矿岩相为台地边

2、缘浅滩亚相,主要控矿构造为花垣一张家界大断裂。通过建立矿区和区域2个尺度的三维模型,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的地质特点及成矿规律,为迸一步探测隐伏矿床提供了基础。关键词:Minexplorer软件;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区域三维地质建模;MVT型铅锌矿;湖南花垣中图分类号:P18.42;P18.43;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4)03—0441—040引言湖南湘西北铅锌矿为大型层控热液型矿床,产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中段的藻礁灰岩地层中(刘文均等,2000;罗卫等,2009;周云等,2011)。控矿要素主要包括地层、岩相和构造,需要对各类控矿要素进行综合

3、分析(钟九思等,2007)。使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探矿者”(Minex—plorer)软件(肖克炎等,2010;范建福等,2012),对区内李梅矿区的地质分析及三维建模研究,得到花垣地区铅锌找矿的思路,进而建立区域三维模型来指导区域尺度上的三维找矿工作。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湘西花垣地区,地跨上扬子地块和江南地块2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在地层和沉积建造上是一个在扬子旋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期沉降单元。自震旦纪以来,地台型盖层发育较全,下古生界沉积厚度达到4000余m,其中碳酸盐岩厚达l800余!11(孙玉娴等,1985;陈明辉等,2011)。区内深大断裂

4、构造带呈NE—NNE向展布,发育有与之近似垂直的次级断裂带。它们具有长期继承、多期活动的特征,是控制岩相、岩性、褶皱和导矿、容矿构造的主导因素。沿断裂岩石以硅化、方解石化蚀变为主,伴有白云石化、重晶石化、沥青化。铅锌矿主要赋存在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碳酸盐岩的中部藻灰岩中,含矿层厚度约为100—300m,为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浅滩一生物礁相(付胜云,2011)。已知矿点主要分布于摩天岭背斜西翼,包括李梅、渔塘等矿区。矿体多数在平缓背斜的近轴部,产状平缓(图1)。Ljkm回二叠系一泥盆系田志留系囤奥陶系圈寒武系目含矿层(清虚洞组中段)团断层口水系图1花垣地区地质简图收稿日期:2014-

5、06—18;编辑:陆李萍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整装勘查区深部找矿三维预测方法及示范研究”(12120113091400)作者简介:王琨(1985一),女,博士研究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E-mail:wkunllll@126.corn442地质学刊2014年9月2矿区三维地质建模2.1三维空间数据库将收集到的矿区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包括矿区地质图、地形图、钻孔原始编录信息、钻孔柱状图、勘探剖面图、工程分布图等。通过适当的矢量化、格式转换等工作,建立李梅矿区的空间三维数据库,进而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如数据录入、查询、编辑、分析等。矿区三维建模主要依据钻孔信息来实现对整个

6、矿区隐伏地质情况的控制,对钻孔数据的编录和表达显得至关重要。在Minexplorer软件中,钻孑L信息主要通过钻孔位置表、钻孔形态表、钻孑L采样信息表来具体描述,再将表格信息转换为特定格式的钻孑L文件。李梅矿区参与建模的钻孔共419个,分布于70余条勘探线上(图2)。在空间三维数据库中可实现对每个钻孑L岩性信息的展示和查询,录入数据之后,需要在三维空间中对每个钻孑L进行核对,保证其位置、形态、岩性信息准确无误。图2李梅矿区钻孔分布图2.2矿体三维模型利用生成的钻孔文件,在样品中铅锌品位值的基础上,以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控矿要素为主导因素,根据矿体的产出位置、三维空间的对应关系

7、进行矿体圈定。首先进行剖面定义,将钻孔投影在XY平面上,按照一定的勘探线间距和勘探线方向来确定勘探线。在李梅矿区,勘探线间距为100m。在建立矿体三维模型过程中,圈定矿体选定的锌边界品位是0.7%,最低可采厚度1.8m,夹石剔除厚度为2.0m,进行单工程圈定。剖面上矿体主要分为相邻工程矿体连接、矿体内部夹石连接和不同品级矿石界线的连接等步骤,单品级矿石,平推至相邻工程间距的1/2处。通过李梅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可以明显看出,矿体具有多层性,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局部有分枝、复合、尖灭等现象(图3)。llH(×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