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

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

ID:51414707

大小:777.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3

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_第1页
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_第2页
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_第3页
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_第4页
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质学刊第38卷第2期doi:10.3969/j.is%.1674—3636.2014.02.314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薛卫冲,徐强,柯霖(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卢瓦斯砂金矿位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卢瓦斯河道及一侧阶地。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喜马拉雅一马来西亚一苏门答腊火山活动带之东段。依据该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貌特征、地质特征、重砂矿物组合,初步认定该矿属近源型冲积型砂金矿,其砂金的物质来源于萨温河上游含金地质体,特别是火山碎屑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和硅化脉。该砂金矿聚集于河道河漫滩及一级、二级河谷

2、阶地中的泥、砂、砾等现代沉积物中。矿体产状受河流及两侧地形、地貌控制。关键词:砂金矿;地貌特征;地质特征;卢瓦斯河;印度尼西亚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4)02—0314一05O引言随着中国矿产需求的急速增长,国内矿业公司及各省地勘部门相继走出国门寻找贵金属及其他金属矿藏。在蓬勃发展的找矿浪潮之中,以找砂金矿见效最快。据统计,世界上砂金矿占金开采量(不含南非维特瓦斯兰德)的40%(董智慧,1996)。由于砂金矿开采简单,对环境几乎无污染、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因此成为矿业开发业者的首选。本次开展砂金

3、勘查工作的卢瓦斯砂金矿区位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门答腊岛明古鲁省卢瓦斯河与萨温河的交汇处附近。到目前为止,已大致查明在卢瓦斯村附近有3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砂金矿床:I号砂金矿体产于卢瓦斯河与萨温河交汇处的河漫滩,为河漫滩型砂金矿床;Ⅱ、Ⅲ号砂金矿体分别产于萨温河与卢瓦斯河交汇处上游萨温河西侧的一级、二级河谷阶地上,为一级、二级河谷阶地型砂金矿床(图1),以二级河谷阶地所成的Ⅲ号砂金矿床的规模最大。卢瓦斯砂金矿属冲积型砂金矿,为原生含金地质体在表生作用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迁移,最后富集成矿(沈蕾,2003;白云生,1992;木合塔尔.手L日等,2004

4、)。成矿主要受成矿物质来源、新构造运动、气侯、水动力及地貌等基本条件的控制。回第四系砂砾层回嫠霾爰箕囤曩囊委含砾沉回鬟藉磊山质凝固闪长玢岩脉口实测断裂口推测断裂[j习地质界线回矿体及编号图1卢瓦斯砂金矿区地质略图1矿区地貌特征与地质特征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著名的特提斯成矿域(张洪瑞等,2010),即喜马拉雅一马来西亚一苏门答腊火山岩成矿带上。卢瓦斯砂金矿区位于北西西走向的苏门答腊火山增生带之东南部。砂矿区属收稿日期:2013一07一05;修回日期:2013—1l一26;编辑:蒋艳作者简介:薛卫冲(19“一),男,高级工程师,矿产地质勘查专业,从事

5、野外地质找矿工作,E—mail:xue805@126.com第38卷薛卫冲等:印度尼西亚卢瓦斯砂金矿床地质特征315丘陵低山地貌,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5~27℃,全年没有春夏秋冬季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2个季节。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植被和水系发育。砂矿区附近主要出露第四系砂砾层、泥质等现代冲积物,新近系安山质凝灰角砾岩,新近系含砾沉凝灰岩、新近系砂质凝灰岩等。第四系砂砾石层:主要出露有卵砾石、砂、泥等。卵砾石成分主要为安山质凝灰角砾岩和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砂质凝灰岩,次为少量闪长玢岩角砾。新近系安山质凝灰质角砾岩:灰色、局部呈暗红色

6、,疏松凝灰质角砾结构,块状、角砾状构造,主要成分有安山质角砾,凝灰质碎屑物等。凝灰质碎屑质量分数大于40%,安山质角砾质量分数约占50%,其他泥质填隙物质量分数在10%左右。角砾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砾径大小不一,一般为1~10cm,最大达到30cm。主要分布于测区中部,沿北西向展布。新近系含砾沉凝灰岩:灰色,风化面呈浅红色。沉凝灰结构,厚层状构造,地表强风化后呈土状,因其局部含铁量较高呈红色。主要成分为安山质岩屑,粒径一般在O.1~1.5mm,以0.8mm者居多,呈棱角状及不规则团块状、强风化后呈泥状。之中含少量硅质角砾,角砾磨圆较好、强度高,呈卵状

7、或蚕豆状,大小一般在2.0cm×4.5cm左右,粒径大小较为均匀。分布范围多在萨温河两侧河谷高地上,北西向分布。新近系砂质凝灰岩主要以安山质凝灰岩碎屑组分为主,少量砂质碎屑成分。主要分布于矿区内北东部、西南角。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分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两大类。主干断裂为区域性大断裂,以卢瓦斯河F.与萨温河F:2条三级水系及沿河所见大量的陡崖为最直接证据。这类区域性大断裂性质不明。根据F,断裂沿途所见的基岩露头之中有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及火山凝灰岩,推断F。断裂为与火山通道相关的深大断裂。F.相对较早且与火山喷发关系最为密切,而F2贝0较晚只在断裂深度

8、及规模上较另外4条次级断裂规模更大一些,后者切断前者,断裂为推测。另一类次级断裂主要有F,、F。、F;、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