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

ID:51554205

大小:2.9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23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_第1页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_第2页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_第3页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_第4页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梁健彬梁小燕宋冬菊黄健聪徐嘉欣潘嘉敏1.全球碳循环1.1全球碳循环1.2全球碳循环模式示意图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1.3全球碳循环主要源和汇2.土壤碳2.1土壤碳的分布及含量一些主要的热带土壤,如变性土、铁铝土和淋溶土上层1m内的有机碳含量,分别占2m深度范围总有机碳量的53%、69%和82%。各类土壤中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比较2.2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分类根据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我们把它

2、分为三类:快,慢和顽固。“快”的稳定性最差,碳循环的速度最快,一般不到一年的时间,参与这类循环的主要有部分分解有机物和微生物。“慢”的循环速度处于中间,一般需要10到100年的时间,参与这部分循环的主要有腐殖质。“顽固”循环的时间最慢,一般需要几千年或以上,参与这部分循环的主要是木炭,它可以在土壤中停留非常长的一段时间。3.1土壤碳的储存A.植物及其根系的凋落,通过同化作用使碳储存在土壤有机碳中;B.土壤吸收大气中的CO2,主要有两种形式:3.土壤中碳循环过程a、土壤地球化学系统对CO2的吸收(高pH值、富钙化地球化学环境下,SOC—CO2—H

3、CO3—;干旱、半干旱地区碱性、富钙化地球化学环境下,SOC—CO2—HCO3——CaCO3);b、土壤有机碳积累,即土壤碳饱和容量的实现。A.土壤有机碳中的部分分解有机物和土壤微生物在短时间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出CO2;B.土壤中的腐殖质经过10到100年得时间分解释放出CO2;C.土壤中的木炭经过上千年的时间被侵蚀溶解,释放出CO2;D.以上三个过程释放出的CO2将会通过土壤的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E.在湿润气候条件下,通过土壤—水系统的移动以DOC形式和HCO3—形式向海洋沉积系统迁移;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沉淀成为土壤无机碳酸盐(SIC);

4、F.植物根系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碳。3.2土壤碳的输出3.3土壤碳循环途径图解在干或湿环境下沉积的各种地上及地下掉落物,通过三种途径参与土壤碳循环:a、直接成矿;b、植物根系的腐殖质通过腐殖化作用成矿(这个过程比上一个成矿过程要缓慢得多);上述两个过程形成的矿物释放出的CO2,通过土壤的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c、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分解作用释放出CH4,排放到大气中。植物的根系呼吸释放的CO2,也属于土壤碳循环的一部分。通过淋溶侵蚀作用,碳被固定在土壤中。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到大气中。另外,森林火灾也能把土壤中的碳带到大气中

5、去。4.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与各圈层联系及其地位4.1土壤碳循环与大气圈4.2土壤碳循环与生物圈4.3土壤碳循环与水圈4.4土壤碳循环与岩石圈4.5土壤碳循环与人类圈土壤是陆地表层系统参与全球碳循环和影响全球变化的主要碳储库,土壤有机碳问题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4.6土壤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和意义a.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微生物生长的速效基质,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土壤甲烷细菌、甲氧化菌、氨化细菌、硝化、反硝化细菌的迅速生长直接影响CO、CH4、N2O的产生、排放。b.土壤呼吸是全球碳

6、循环中重要的流通途径,土壤呼吸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大气CO2的浓度。控制土壤呼吸将能有效缓和大气CO2的升高和温室效应。4.1土壤碳循环与大气圈土壤碳循环与各圈层由上图可以看出,土壤呼吸即使发生较小的变化也会等于或超过由于土地利用改变和(或)化石燃料燃烧而进人大气的CO2年输入量。所以土壤呼吸的变化能显著地减缓或加剧大气中CO2的增加,进而影响气候变化。4.2土壤碳循环与生物圈土壤碳循环与各圈层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碳素,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动物通过生物链把碳素从植物身上吸收,这时碳素进入生物圈成为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b.植物

7、以凋落物形式和动物尸体分解每年向土壤归还大量的养分和有机质。凋落物和枯枝落叶层不但是土壤碳的主要来源,而且覆盖地表,有效地阻滞土壤碳流失。两个过程构成了土壤圈与生物圈之间的碳素循环。4.3土壤碳循环与水圈(土壤溶液)土壤碳循环与各圈层a.陆地表面的岩石、土壤与生物等经过各种自然营力,产生大量的有机与无机碳,以及河流自生的有机碳,经由河流进入海洋。大量土壤有机质被淋溶、冲刷进入河湖、汇入海洋,工业废物排放、富营养化和酸雨等现代环境问题都会影响河流碳通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加强了河流碳通量,使得淡水和近海成为附加的碳汇b.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对污染物起

8、着迁移载体的作用,是促进许多污染物向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迁移的重要因素。在含水多孔介质和地下含水层中,对重金属淋溶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c.碳可以转换为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