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

ID:51595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21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_第1页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_第2页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_第3页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园林绿化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及意义 摘要:公园城市的“绿洲”,植物对扮靓公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植物造景的几大原则,并指出公园绿化对城市具有三方面意义:生态意义;社会意义;景观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原则;意义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15-02  1引言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

2、的画面,供人们欣赏。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的生活。因此,在绿地中如何将园林植物进行配置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它活动的场所,也为居民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同时,它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的作用。其中的植物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2植物的造景原则  2.1植物的生态要求  植

3、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再利用植物进行造景时必须先满足它的生态要求。   2.2植物选取应人性化  选择时应避免使用有异味、有毒、多刺、易引起过敏现象的植物。    2.3植物种类应多样  植物应显示季相变化,保证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要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造景应根据不同公园绿地的功能、性质而定。造景应与城市天际线和街景形成统一景观。造景应满足市民休闲及娱乐需要。 3公园绿化的意义  城市公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它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

4、环境,它的意义具有多层性、多功能和多效益。因此,城市公园绿化也具有相应的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景观意义。  3.1生态意义  城市公园绿地被人们称为“城市的肺腑”,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巨大的作用。  (1)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吸收CO2放出的O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放射性物质,吸滞粉尘,对空气进行净化过滤,提高空气质量,被人称为“绿色过滤器”。  (2)净化水体。城市和郊区的水体,由于工矿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影响环境卫生和人们身体健康。研究证明,树木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含

5、菌数量。  (3)净化土壤。园林植物的根系能吸收土中有害物质,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4)降低噪音。绿色树木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可以减低来自交通运输、工业及其他方面的噪音,被称为“绿色消声器”。  3.2社会意义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陶冶情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  (1)美化城市。园林绿化是一种柔和的软质景观,它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街景,成为美丽的花园广场等。  (2)陶冶情操。公园绿地是一个城市宣传橱窗,可开

6、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人们对感情生活、道德修养的追求,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3)防灾避难。公园绿地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播和冲击杀伤,可以阻止火灾蔓延,防灾避难,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3景观意义  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体,公园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公园绿地是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丰富城市天际线。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公园绿化是柔和的软质景观,这两种景

7、观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城市天际线。  (2)形成区域景观。在城市景观中,针对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有特色的植物造景,可以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区域景观。  (3)构成城市中心景观。在城市集合点建造的公园是视线和人流的交点,具有明显的特征,加上植物造景能从功能和景观上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构成城市中心景观。  4结语  人为创造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应多注重植物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艳清.园林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地中

8、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  [2]汤振兴,叶云.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J].北方园艺,2007(9).  [3]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