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婚恋观.pdf

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婚恋观.pdf

ID:51651382

大小:61.4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婚恋观.pdf_第1页
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婚恋观.pdf_第2页
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婚恋观.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婚恋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名作作现代文学欣赏筅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蕴含的婚恋观□许丹成汪涛(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13000)关键词:鲁迅婚恋题材小说婚恋观摘要:一般认为,《伤逝》是鲁迅的唯一的婚恋题材小说。随着研究的深入,鲁迅婚恋题材小说的外延有所扩大。本文剖析《伤逝》《奔月》《离婚》等小说的婚恋观念如下:盲目的爱难以持久;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封建婚姻中女性意志必然被消解。鲁迅婚恋题材小说能蕴涵如此深刻的婚恋观念,与其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以及特别的婚恋经历有关。鲁迅婚

2、恋题材小说所呈现的婚恋观念不愧为一笔宝贵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精神财富。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切期待子君的到来,希望子君坐在身旁聆听自己谈想是我国20世纪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子君“总是微笑着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一般认为,“《伤逝》是鲁迅的唯一的婚恋题材小奇的光泽”。此处的“稚气”可谓暗藏玄机,它预示着①说。”随着对鲁迅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把《祝福》《离涓生与子君的交流绝非深度的心灵的交融。接下来婚》《伤逝》都看成是婚恋小说。笔者认为《祝福》虽然写到的子君看到“雪莱半身

3、像”的反应。在涓生“说尽涉及祥林嫂的婚姻,也体现了鲁迅对封建婚姻问题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之后,子君以为对的关注,但作品表现的主旨是整个封建文化对祥林涓生完全了解了,终于骄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嫂的钳制;而《离婚》则主要叙写爱姑的不想离婚却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冲破传统束缚,不得不离婚的悲剧。《奔月》是鲁迅根据我国著名的追求婚姻自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当然难能可贵。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改编成的“新历史小说”,描写可是子君似乎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涓生对的是一出“英雄美人”的

4、婚姻悲剧。《伤逝》采用涓生自己的爱有多深?子君把“求婚”一幕看得那么珍贵,手记的形式,描写了他和子君恋爱、同居以至爱情破而涓生却以为“求婚”的自己是“可笑”、“可鄙”的。小灭的全过程。本文论及的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指的是说多次写到两个人各有所思,步调不一。隔膜着的两《伤逝》《奔月》《离婚》。个人,难以孕育长久的真爱。《伤逝》中可以得到这样关于鲁迅婚恋题材小说中所蕴含的婚恋观,学的警示:盲目的爱难以持久。者们大多以《伤逝》这篇小说为基点进行探究。关于2.“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伤逝》蕴含的婚恋观念,

5、以往的读者一般将视点落生活是爱情的土壤。但涉世不深的人往往不能在女性的经济基础与婚恋的关系上,近年有论者从清晰地意识到只有开拓生活才能滋养爱情。《伤逝》鲁迅的思想特质即“怀疑论者”入手分析《伤逝》中的中的子君对生活与爱情之间的关联显然认识得较为②涓生后来不爱子君是因为子君“从新走向旧”。笔者肤浅。她跟涓生同居后,热衷于繁琐的家务劳动,与以为对《伤逝》蕴含的婚恋观念的分析不能将视点集小官太太斗气,没有时间与涓生谈天、散步,也没有中于子君一个人身上。事实上,鲁迅叙写的是涓生与时间读书,沦为平庸的老式家庭妇

6、女,没有了在不利子君两个人的婚恋故事,是故事整体给人以思想的的社会环境中为自己开辟一条独特生活道路的理想启迪。而对《奔月》和《离婚》的婚恋观念,关注较少。与行动,甘愿做男人的附庸,依靠不时回忆涓生向自本文将对这几篇小说进行剖析,对其中蕴含的婚恋己求爱的那一幕支撑着精神生活。这样的子君,难免观念进行概括,并对这些观念的形成原因及其价值失去女性的魅力。进行论述。与子君同居后,涓生“每星期中的六天,是由家到局,又由局到家”。局里、家里的生活几乎一成不一、鲁迅婚恋题材小说中所蕴含的婚恋观变。更糟糕的是因为与子

7、君同居,为社会所不容,失去了局里的抄写工作。为了寻找新的生路,涓生决定1.盲目的爱难以持久为杂志社译书挣稿费,但家里的生活环境无法使他《伤逝》中,“盲目的爱”其实是文眼。作者用许多安心翻译,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天堂”。此细节暗示涓生与子君的爱是盲目的。一开始涓生迫时,与子君组建的家对涓生已经没有了吸引力。2010.2069名名作作现代文学欣赏《伤逝》告诉我们:为了拥有持久而幸福的爱情,说了声“谢谢慰老爷”,爱姑的意志被彻底消解。在封必须打造一份物质精神皆丰盈的生活。当然,个体生建秩序中,女性在婚

8、姻中根本没有自主权,富有反抗活的营造离不开社会环境,因此过去许多读者解读精神的爱姑也难逃封建婚姻的魔咒。《伤逝》的时候把视点集中到社会解放问题上,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还得看到,如果子君与涓生有足够二、鲁迅婚恋题材小说所呈现的清醒的认识,有更丰赡的开辟生活的智慧与勇气,在婚恋观念的形成原因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创造一份能够滋养他们二人爱情的生活也并非不可能。鲁迅先生何以能写出蕴涵如此深刻的婚恋观念生活是个大迷宫,英雄也会有落魄时。如果说的小说?可从其文化学养和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