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观之点滴谈.doc

小学数学教学观之点滴谈.doc

ID:51716049

大小:3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小学数学教学观之点滴谈.doc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观之点滴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观之点滴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观之点滴谈【内容提要】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一个话题,很多老师都认为数学很简单,但是教学起来却很难,也就是教会学生很难。我个人认为只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教学精神,那么教会学生数学将不再是一件难事。【关键词】:概念训练联系生活【正文】:一、重视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概念的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若掌握和抓住基本概念,就等于抓住了知识网络结构中的纲,就可以纲举目张。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既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2、又要使学生有意义地获取概念。1、感知感知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感知材料形象概括,为思维抽象概括作准备。因此它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表象这座桥梁的运用,这不仅使教学符合认识发展规律,而且使教学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因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感觉”思维的,必须充分运用并发挥表象的作用。如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平行线是两条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直线,学生可能会记住这些文字条文,但不能很好掌握平行线的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2、巧妙引出概念概念的教学往往是一节课的开端,而故

3、设悬念,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引入概念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如“三角形”概念的引入,教师可以先拿出一个不是三角形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学生自然感到惊奇,很想弄清其中的奥秘,从而萌发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教师因势利导,那什么是三角形”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3、直观演示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充分发挥直观表象作为抽象概括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等直观教学方法,来引入概念,弥补抽象思维水平较低的缺陷,有助于形成正确、明晰的概念。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刺

4、激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这样,既能顺应学生学习心理,又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创造的事物“中愉快地获得真正的理解。4、巩固概念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尽管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出现,但它们总是一环扣紧一环形成知识链条的。在讲清概念之后,向学生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知识链条中理解和记忆概念,比孤立理解单个概念,效果好得多。例如教学“约数和倍数”一章中,“整除——约数——倍数——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就是这样一条知识链条。要让学生巩固这些概念,应该使学生对这条链条有整体的认识。二、重视习题训练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5、,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课本中的一些习题,看似平常,但却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应善于寻找、发现这类习题,引导学生多向剖析、拓展引申,通过挖掘其潜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知识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培养。2、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本中的不少习题偏离学生生活实际,造成学生难易理解。为此,我们在进行习题教

6、学时,尽量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加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注重习题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中的某些习题,其本身就是一个性质,通过它往往能提示某一类问题的本质,或沟通某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加强学生知识的纵横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应用领域,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数学教学必须联系生活1、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

7、数学问题生活化。例如:在教学“线段”时,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在教学“计算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工人是如何焊接长、正方体的,再让学生用铁丝制作长、正方体框架,然后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棱长总和。通过实际操作,学生都能找出求长、正方体棱长总和的规律。通过生活中数学原型,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

8、活的每个角落。数学教学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规律,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