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发酵控制.doc

谷氨酸发酵控制.doc

ID:51790871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5

谷氨酸发酵控制.doc_第1页
谷氨酸发酵控制.doc_第2页
谷氨酸发酵控制.doc_第3页
谷氨酸发酵控制.doc_第4页
谷氨酸发酵控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谷氨酸发酵控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简述甜菜糖蜜添加吐温发酵的机理!!!吐温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是在菌体细胞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中,作为抗代谢物具有抑制作用,对生物素具有拮抗作用。通过拮抗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达到控制磷脂合成,导致磷脂合成不足。结果形成磷脂合成不足的不完全的细胞膜,提高了谷氨酸向膜外漏出的渗透性。二简述甘蔗糖蜜添加青霉素流加糖发酵的机理!!!添加青霉素可抑制谷氨酸生产菌细胞壁的后期合成,主要抑制糖肽转肽酶,影响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因为青霉素的结构与革兰氏阳性的谷氨酸菌所特有的糖肽的D-Ala-D-Ala末端结构类似,因而它取代合成糖肽的底物而和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是五肽

2、末端的丙氨酸不能被肽酶移去,谷氨酸桥一头无法与它前面的丙氨酸相接,因此交联不能形成,网状的结构连接不起来,糖肽的合成就不能完成,于是菌体内的尿二磷和N-乙酰胞壁酸便大量的积累,青霉素与转肽酶相结合,形成了青霉素的酶,结果形成不完全的细胞壁,导致形成不完全的细胞膜。由于青霉素合成细胞壁后期生物合成,是细胞膜处于无保护的状态,又由于膜内外的渗透压差,进而导致细胞膜的物理损伤,形成不完全的细胞膜,失去渗透障碍物,增大了谷氨酸向胞外分泌的渗透能力。三简述温度敏感突变株发酵生产谷氨酸的机理!!!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的突变位置是在决定与谷氨酸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膜结

3、构基因上,发生碱基的转换或者颠换,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所置换,这样为该基因所指导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导致细胞膜某些结构的改变,当控制培养温度为最适温度时,菌体正常的生长,当温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菌体便停止生长且大量的产酸。而它仅需通过控制物理的方式就可以完成谷氨酸生产菌由生长型细胞向产酸型细胞的转变。四简述谷氨酸发酵培养基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措施!!!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如下:1.生物素谷氨酸在发酵的过程中,前期:菌体的生殖期,一定量的生物素是菌体增殖期所必须的一般在5ug/L,而在产物合成期,要控制生物素的浓度,一般在0.5ug/g,以保证产物的正常合成。

4、2.碳源谷氨酸产生菌均不能利用淀粉,只能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有些菌种能利用醋酸、乙醇、正烷烃等作碳源。淀粉水解糖的质量对发酵影响很大。一般还原性的糖的浓度控制在125—150g/L。3碳氮比碳氮比对谷氨酸发酵影响很大,在发酵的不同阶段,控制碳氮比以促进以生长阶段向产酸阶段转化,在长菌阶段,如氨根离子过量会抑制菌体生长,在产酸阶段,如氨根离子不足,a-酮戊二酸不能还原并氨基化,而积累a-酮戊二酸,谷氨酸生成量少。一般发酵工业碳氮比为100:(0.2~2.0),谷氨酸的碳氮比为100:(15~30),当碳氮比在100:11以上才开始累积谷氨酸。4.磷

5、酸盐是某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一系列的代谢反应,ADP、ATP是重要的能量传递者。工业生产上常用K2HPO4·3H2O、KH2PO4、Na2HPO4·12H2O、NaH2PO4·2H2O等磷酸盐,也可用磷酸。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磷浓度过高时,菌体的代谢转向合成缬氨酸,但磷含量过低,菌体生长不好。当培养基中配用1~1.5g/L时,磷浓度为0.0044~0.0066mol/L。当配用0.5~0.7g/L时,磷浓度为0.005~0.007mol/L。当配用1.7~2.0g/L时,磷浓度为0.0048~0.00565mol/L。5.硫酸镁 镁离子是许多

6、重要的酶(如己糖磷酸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羧化酶等)的激活剂。发酵培养基配用0.25~1g/L时,Mg2+浓度40~60mg/L。硫存在于细胞的蛋白质中,是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培养基中的硫已由硫酸镁供给,不必另加。6.钾钾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谷氨酸发酵产物生成所需要的钾盐比菌体生长需要量高,钾盐少利于长菌体,钾盐充足利于产谷氨酸。菌体生长需钾约为1.0~1.5mmol/L,谷氨酸生成需钾约为2.0~10.0mmol/L。 7.微量元素 锰:是某些酶的激活剂。羧化反应必需锰,如谷氨酸生物途径中,草酰琥珀酸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是在Mn2

7、+存在下完成的。一般培养基配用MnSO4·4H2O2mg/L。铁: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成分,又是若干酶的激活剂。 五简述谷氨酸发酵的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措施!!!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温度要影响酶的活性,生物合成的途经,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以及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发酵前期:应满足菌体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它的最适生长温度在30~34摄氏度。若温度偏高,菌生长快易衰老;若温度偏低,菌生长慢发酵周期延长。(2)发酵中期:应将温度提高到最适产酸温度一般控制在35~37摄氏度。2.PH值影响及控制PH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8、,它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的电荷,影响培养基某些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