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

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

ID:51803452

大小:31.2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5

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_第1页
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_第2页
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_第3页
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_第4页
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乳化学与工艺.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绪论1、什么是胶乳?按来源和用途分可将胶乳分为哪几种?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胶体分散体系。按来源及用途分:天然胶乳、合成胶乳、人造胶乳。2、胶乳工业有什么优缺点?优点:1)工艺过程简单,不需重型设备,投资省,能耗低2)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3)工作环境好,安全无毒,污染小,劳动强度低4)没有焦烧危险,适于不耐高温的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5)可以在胶体体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预硫化6)橡胶分子未受破坏,制品保持高聚物原有的优良性能缺点:1)含有大量的水,使用和运输不方便2)易受环境影响,变异性大,加工

2、过程及产品质量难控制3)半成品脱水干燥困难,干燥后收缩大4)胶乳补强及防老化相对较困难3、天然胶乳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1)新鲜胶乳自然凝固制造产品2)胶乳凝固物溶解成溶液制造产品3)鲜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4)浓缩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4、如何解决天然胶乳蛋白质过敏问题?1)降低NRL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切断蛋白质传播途径3)寻找不含蛋白质的替代胶乳5、如何解决乳胶制品硫化时产生亚硝胺问题?1)采用过氧化物或者辐射硫化2)尽可能不用能产生亚硝胺的配合剂6、胶乳产品有哪两大类胶乳的产品主要有纯胶制品和复合制品(或非纯胶制品)两大类

3、7、胶乳纯胶制品按照生产方法可分为哪几种?浸渍制品、海绵制品、压出制品、模铸制品第一章原料胶乳1.天然胶乳主要产自什么植物?橡胶粒子中的橡胶烃是什么?三叶橡胶树;其主要成分橡胶烃为异戊二烯的顺式-聚合物2.天然胶乳按照来源和用途可分为哪几种?通用胶乳、特种胶乳、改性胶乳3.新鲜天然胶乳由哪些成分组成?高速离心处理后天然胶乳自上而下各是什么成分?各呈什么色?橡胶烃、水、非橡胶成分;1)白色的橡胶粒子层,主要由橡胶粒子和少量的水组成2)橙黄色的粘性体或FW(弗林-威斯林)粒子层,蛋白质和类脂化合物的复合体3)透明的乳清(或浆液),含有

4、小粒径胶粒及可溶性蛋白质、脂肪酸、无机盐和糖类。4)黄灰色的明胶状物质,黄色体4.天然胶乳中橡胶粒子由哪几层组成?各是什么成分?最外层:由吸附的蛋白质、类脂及脂肪酸组成,能保持胶粒的分散状态,称为保护层;中间层:是由聚合度较大、不溶于乙醚而可能还具有支链或交联结构的固体或凝胶体的橡胶烃聚集而成,称为凝胶层;最内层:由聚合度较小、能溶于乙醚的粘稠的液体橡胶烃聚集而成,称为溶胶层。5.天然胶乳中蛋白质分布在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1)1/5吸附在胶粒表面(2)2/3溶解在乳清中(3)余下与黄色体、粘性体结合在一起作用:1)吸附在胶粒表

5、面形成保护层,使胶粒稳定的分散在水介质中,防止橡胶粒子被氧化,延缓老化2)其水解产物氨基酸能促进硫化3)氮含量会影响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定伸应力增加、生热增加、电性能降低等4)被细菌和酶分解成乳酸,使胶乳稳定性下降,甚至凝固5)残留在制品中,使制品易吸潮、发霉,降低电绝缘性6)可溶性蛋白质可能对人体的皮肤和组织有刺激作用,产生过敏反应6.天然胶乳中类脂化合物对胶乳稳定性和胶膜性能有何影响?1)吸附在胶粒表面的类脂能提高胶乳的稳定性;2)类脂化合物水解产生的高级脂肪酸,能提高胶乳的机械稳定性;产生的低级脂肪酸能降低胶乳的稳定性;3

6、)磷脂的水解产物-胆碱能促进橡胶硫化;4)甾醇、磷脂、蜡是天然的防老剂;5)脂肪酸为橡胶天然的软化剂和活化剂。7.新鲜天然胶乳为什么会自然凝固?细菌和酶引起胶乳中非橡胶物质发生变化的结果。8.天然胶乳密度与胶乳中橡胶烃含量有什么关系?新鲜胶乳的相对密度约在0.96-0.98之间,由乳清的相对密度(1.02)和橡胶烃的相对密度(0.914)决定。胶乳的相对密度愈小,胶乳中橡胶烃含量愈高。9.天然胶乳浓度通常用什么表示?1)干胶含量2)总固体含量(T·S%)3)总干差10.什么是总干差?有什么物理意义?总干差:总固体含量与干胶含量之差

7、,表明胶乳中不挥发性非橡胶成分的含量。11.画图表示天然胶乳稳定性与pH值、胶粒表面电荷的关系?12.什么是结构黏度?天然胶乳为什么有结构黏度?结构粘度:胶乳静置时,由于胶粒周围呈定向排列而失去运动自由的水分子增多,而比正常粘度增高的那部分粘度。天然胶乳是一种非牛顿流体,粘度的变异性大,具有结构粘度13.影响胶乳黏度的因素有哪些?各是如何影响的?1)胶乳的浓度:浓度高,胶乳的粘度高。T·S%达50%时,粘度急剧上升,达75%时呈浆糊状。2)温度:温度升高,粘度降低,胶乳浓度越高,粘度受温度影响越大。3)配合剂:KOH、NaOH对黏

8、度影响较小;ZnO、钛白粉、促进剂MB等使胶乳增稠,黏度上升;增稠剂能明显提高胶乳的黏度,生产中经常采用。4)胶乳并用:天然胶乳与合成胶乳混合,体系黏度明显升高。14.为什么天然胶乳的表面张力小于纯水的表面张力?如何降低胶乳的表面张力,增加其在纤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