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

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

ID:51865673

大小:31.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7

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绘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4km,测量控制资料齐全,测图按50cm×50cm分幅。   依据的技术标准有《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等。   外业测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其中某条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时采用单向观测、一次读数,图根导线测量完成后发

2、现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进行了重测,碎部点采集了房屋、道路、河流、桥梁、铁路、树木、池塘、高压线、绿地等要素,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后成图。   作业中队检查员对成果进行了100%的检查;再送交所在单位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然后交甲方委托的省级质监站进行验收,抽样检查了15幅图。问题:   1、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为什么不符合规范要求?   2、按照地形图要素分类,说明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分别属于哪些大类要素。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依据

3、相关规范要求,图根导线测量应重复观测,在观测较差不超限的情况下,应取中数。故题干中的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2.按照地形图分类要素:房屋属于居民地要素;道路、桥梁、铁路属于交通及附属设施要素;池塘、河流属于水系要素;绿地属于土质植被要素;高压线属于管线要素。3.测量成果的验收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符合规范要求。因为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测量成果要经过“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即作业中队的过程检查和测绘单位的最终检查,过程检查合格后,应提交甲方委托的省质检站验收。测绘成果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交甲方。该测区为12平方公里,不考

4、虑其它因素,如果按整幅数计算,共需测制196幅地形图,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验收抽样比例为5%-10%,共需抽检10-20幅,实际抽检15幅,应符合要求。二、某测绘单位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1:2000数字线划图(DLG)。   测区情况:测区总面积约300km2,为城乡结合地区,测区最低点高程为29m,最高点高程为61m,测区内分布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乡村道路、乡镇及农村居民地、工矿设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高压线等要素,南面有一块约2km2的林区。   项目已于6个月前完成全测区范围彩色数码

5、航空摄影,航摄仪焦距为120mm,摄影比例尺为1:8000。在航空摄影完成后,该测区新开工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和一些住宅小区。   已完成测区内像控点布设与测量、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等工作,成果经检查合格,供DLG生产使用。DLG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高程注记点采用全野外采集,其他要素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采集,并进行外业调绘、补测、数据整理和成图等工作。   问题:·1、计算本测区的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 ·  2、简述本项目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时在林区的选点要求。   3、列出DLG生产的

6、作业流程。   4、简述本项目外业补测的工作内容。   参考答案:   本测区基本准:1、H基=(29+61)/2=45米;   H相=f*m=0.12*8000=960米;   H绝=960+45=1005米   2、本项目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选点应符合如下要求:   (1)加密选点影像应清晰、易判读;   (2)加密点应覆盖整个林区;   (3)加密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1-1.5厘米;   (4)还需符合其它相关要求。  3、DLG生产作业流程:   (1)资料准备; (2)数据采集与属性录入; (3)图形数据

7、和属性数据的编辑与接边;   (4)质量检查;   (5)成果提交。   4、本测区外业项目补测的工作内容有:新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和一些住宅小区,还有在航测后新开工建设的其它变化地物。三、 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到15m的设计水深要求。有关情况如下:  1. 测量基准:平面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 测区情况:附近有若干三等、四等和等外控制点成果,分布在山丘、码头、建筑物顶部等处,港口

8、建有无线电发射塔、灯塔等设施。  3. 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GPS定位,选择港口附近条件较好的控制点A作为基准台,测量船作为流动台,基准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向流动台播发差分信息。   测量开始前收集了A点高程hA和在1980西安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xA,yA),以及A点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高程异常值ζA。另外还收集了4个均匀分布在港口周边地区的高等级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