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

ID:5191569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5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_第1页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_第2页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_第3页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_第4页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对策和措施  摘要:为提高城市防涝减灾能力要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对城市排水、洪涝控制、雨水资源利用、径流污染控制、园林景观等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以使我国城市建设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关键词:城市积水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前言我们对城市提供给市民的幸福感指数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城市在土地使用、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垃圾处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积水等方面却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挑战。改善城市民生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以及城市积水,有效保障人民

2、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既是各级政府的执政要务,又是城市建设工作者面对的问题。一、原因分析城市内涝或积水可归咎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对一般性大到暴雨和中雨造成的积水,人们似乎难以理解和接受,究其积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71、低洼地段或地下通道排水设施不配套城市道路的低洼地段,往往处于排水的最低端,路面下雨水管道难以自排,一般安设泵站进行抽排。处在这些低洼地段的路面雨水井的设置往往与一般路面雨水井的设置距离和尺寸相同,即每25~50m设置一个雨水井,由于这些低洼地段雨水汇水面积集中,完全靠路面两侧的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当地面雨水较集中,暴雨强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

3、雨水口无法快速收集和排泄,继而形成积水。有的因管网管径偏小,或因管道淤塞,或因雨水收集的设置不合理等,地面雨水快速汇集,而地下管网或抽排泵站满足不了雨水的排泄,最终形成路面积水。2、排水体制不健全,管网未形成系统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现阶段修建的排水管网,一般将雨水和污水分设,即雨水和污水实行分流。而老城区的排水管网大多为合流制系统,即雨水和污水合流,排水管径较小,在老城区服务性用水和生活用水,以及环境用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原有管网承载着污水已处于满负荷排放状态,一遇到大到暴雨或持续时间稍长的中雨,管网就无力承载雨水和污水同时排放了。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

4、行的地面硬覆盖,使地面雨水泾流系数增大7现在,在城市地域范围,直接裸露在外的地表越来越少了,地面大都被水泥、沥青、步道砖等路用材料所覆盖。大量拓展的公共建筑、城市广场、居住小区等用地占用地表空间,降落在这些地表上的雨水不能短路径自然渗透到地层,而只能通过覆盖层汇流到设置于道路、居住区、公共建筑、厂区、机关团体等区域的雨水井收水口,通过雨水管道排泄到低洼处或通过泵站抽排到江河湖泊。由于雨水在地面停留和径流时间过长,当雨水口间距过大或收水口面积过小,甚或雨水口被堵塞,或排水不畅时,路面即产生积水。4、湖泊水体被挤占,调蓄功能减退城市湖泊水体被填占挤压的现象较普遍。武汉

5、市素有“百湖之市”之称,湖泊在历史上既是水清草洁的渔业养殖区,又是城市雨水排泄的去处和自然调蓄水体。然而到了20世纪末期,城市湖泊面积大为缩水,仅存湖泊40余个,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410km2减至为180km2,而且仅存的湖泊几乎没有什么调蓄功能,以致在原湖塘低洼处被填筑修建的居住小区或其他公共建筑,常常成为雨季积水的重灾区。5、重建轻管,维修养护不到位7重建轻管是我国建设领域的顽疾,城市排水行业也不例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接管维护单位限于经费欠缺,或不愿意去做处于地下隐蔽看不见摸不着和不显山露水突不出政绩的基础设施维修工作,往往只是临近雨期仅在雨水井内疏

6、捞淤泥等治表工作,雨水井之间管道疏通没有使用竹笺或机械进行实质性治本疏浚,地下管道形如盲肠。有的基础设施包括排水设施是接而不管,即形式上办理了竣工验收和接管手续,实质上根本没有进行使用阶段的正常维修管理。二、防治对策1、低洼地段和区域健全排水设施城市低洼地段和区域是雨水集中汇聚地,也是积水重灾区,对地下通道、道路下穿铁路跨线桥处、互通式立交桥下的下穿通道,高速公路和通往机场连接道路的低洼处,游乐场所、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居民区低洼处等区域,应修建或完善排水设施,与城市排水系统形成网络,排放自如,或及时有效抽排。确保低洼地段和区域,尤其是确保重要连通道路和居民区低

7、洼地段雨水排放通畅,城市积水将大为改观。2、改进低洼道路两侧的雨水井收水口设置现阶段,城市低洼路段和一般平坦道路的雨水井设置距离是一样的,即一般为25~50m,雨水井尺寸一般为50cm×30cm,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低洼道路两侧沿纵向增加横向支管和调整雨水井尺寸,即将雨水井之间的距离调整为15~20m,同时将雨水井尺寸由现在的长度方向50cm调整为807cm,宽度不变,以增加收水口面积。在低洼地段和汇水较集中的地段,最好是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暗沟,上面加盖沟盖板,或将低洼地段的路面设置成透水路面,沿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使路面雨水能迅速进入路面下的雨水管道并及时排泄。

8、3、充分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