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反思.doc

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反思.doc

ID:51926870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反思.doc_第1页
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反思.doc_第2页
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反思活动意图:美术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产物,幼儿对于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那么喜欢涂涂画画,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大班幼儿的想象力较丰富,能根据不同的轮廓、线条想象出不同的形象,并尝试动手画出具体形象。案例背景: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喜欢在书本上或者是在涂鸦墙上印花、贴花或用笔涂涂画画等现象,并以此为豪。我还发现动画片深受幼儿们的喜爱,尤其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卡通形象。我借助石膏体的卡通形象和孩子们一起为石膏

2、体着色。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动手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活动,我把家长都请来,全程参与。案例描述:一、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我们先一起听一首你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歌曲。”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孩子们听着一起哼唱,手舞足蹈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二、交流、欣赏色彩1、我问:“孩子们喜欢这部动画片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呢?为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响亮的回答。2、欣赏色彩“你们这么喜欢它们,对它们的样子和色彩熟悉吗?”播放动画片片段,让孩子注意观察自

3、己喜欢的形象。三、出示模型,指导着色1、我展示出未上色的动画片中众多形象的石膏模型。我让孩子们自己来选择所喜欢的模型。2、发放毛笔和颜料盒,自己动手进行上色。老师和家长共同指导。3、要求色彩可以和动画片中的形象完全一致,更鼓励自己设计新色彩为自己喜欢的形象上色。家长从旁帮助。四、完成作品,集体赏析,摄影留念。我在巡视中却发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问题一:“指挥”一部分家长都要求孩子们严格按照动画片中的形象的色彩上色,个别孩子很想改变色彩,高畅的母亲说:“畅畅,红太郎的衣服都是红色的,你看看你涂成什么颜

4、色?”家长驳斥孩子的声音充斥了课堂。我就和家长沟通,提示家长我们是在帮助幼儿,要以幼儿的意识为主。不要过多的干涉幼儿对于色彩的理解和设计,及时的表扬了幼儿自主的创作。问题二:越俎代庖万欣宇的母亲说:“欣宇,你看你把颜料都弄到桌子上了,哎呀,你看你的手,妈妈帮你画。”还有个别的家长嫌孩子画的慢,着色不均匀,直接替孩子动手,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成了旁观者,欣赏者,家长成了绘画者,创造者。我针对这个现象,明确告诉家长,帮助不是替代,我们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教幼儿绘画,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

5、,而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案例分析与反思:《新纲要》指出:“应当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幼儿审美素质。幼儿审美教育成功与否不能简单的用幼儿作品的好看不好看或漂亮不漂亮来衡量。幼儿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空间,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是帮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最好的途径。”上述案例中,通过父母的帮助,虽然孩子的作品完成了,但由于孩子未能真正获得表现的机会,不能亲自感受欣赏美、创造美的乐趣,也失去了体验成功的快乐。因为很多家长十

6、分重视作品的效果,而很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画的“不好”时,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孩子手中的画笔代替孩子完成作品。家长在孩子学画过程中,对孩子“帮助”太多,孩子长期生活在凡事听家长“安排”按家长“指令”办事的环境中,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使孩子不能独立的生活,变得过分依赖父母,从而失掉了孩子的自主性。要知道让孩子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学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愉快,他们正是通过这个绘画过程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并接纳他们不同的创

7、作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给予肯定。这样,既了解了幼儿的心里,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进行美术活动时,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指导者、合作者、欣赏者,而不应成为孩子的替代者、挑剔者。其实,幼儿美术活动的意义在于活动的过程,至于结果无论成功与否,在幼儿看来都是最好的。所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首先,在指导中要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让幼儿用美术活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幼儿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空间,激发幼儿积极探索

8、的兴趣,是帮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最好的途径。其次,要注重对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进行评价,恰当地运用评价,把评价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始末。教师和家长应以一颗童心走近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心理去理解孩子的作品,在整个美术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适时的评价。如讨论色彩时的及时肯定与表扬;巡回指导中发现新思路新想法给予鼓励,讲评过程中引导同伴相互发现别人有利于自己的长处。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年龄小的幼儿以教师引导为主,幼儿参与评价为辅。小班幼儿刚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