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

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

ID:5197663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_第1页
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_第2页
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_第3页
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_第4页
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原高新区创新人才建设问题初探摘要:太原高新区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创新人才问题已成为园区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园区人才的基本状况分析,提出了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和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人才建设,实现企业和园区“共赢”的局面。关键词: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员工培训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95-0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经成为比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更为稀缺的资源,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人力资源将成为“21世纪第一资源”。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甚至匮乏已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存在的

2、普遍现象,创新人才建设已成为获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太原高新区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拥有入区企业3000余家。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摆在园区发展的战略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重点实施“环境·素质工程”、“人才培育工程”、“百名研究生集聚工程”、“博士后集聚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等一系列人才集聚工程,充分发挥高新区机制灵活的优势,以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创新能力、适应高新区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正逢国家大力倡导发展

3、战略性新型产业之际,太原高新区如何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壮大人才实力,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人才创新发展的新优势,提升园区企业凝聚力,成为高新区人才服务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一、园区人才基本现状分析截至目前为止,全区高新技术从业人员46171人,占到全区从业人员总数的45.6%。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3055人,占高新技术从业人员数的49.9%;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0662人,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3.1%;科技人员12021人,占全区高新技术从业人员比重为26%;r&d研发人员8586名,占全区高新技术从业人员比重为18%。但还存在高新技术企业专业领军人才、

4、高技能人才、研发人员相对较少的现状。存在问题:从人才队伍结构看,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少;一般性人才相对较多,创新型企业人才较少;应用型技术人才相对较少(如高级技师、技工较少)。企业在用人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使用,轻培养;重现实表现,轻潜力开发;重眼前,轻长远规划。重所有,轻所用;重引进,轻后续服务等诸多误区。园区整体人才供求矛盾凸显,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高级人才供给不足。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均属于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资源要素有限,加之缺乏科学的招聘机制和留、用人机制,导致高新技术企业人员整体质量不乐观,高端人才相对缺乏。2.人才流动性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高新技

5、术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使得高层次人才呈现很大的流动性。具有战略眼光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紧缺,在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研发能力的技术领军人物缺乏。3.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机电制造、电子技术、煤化工、动漫科技、物联网等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缺乏。4.人才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人才存量的投入,人才的管理开发,人才评价、使用、激励和人才流动机制尚未健全。二、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成为园区创新人才建设的首要任务基于高新区现有的人才结构和空间布局,我们要在充分发挥高新区区位优势和已有的创新基础上,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高端引领”的人才发展为指导方针,贯彻到创

6、新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推进机电制造、电子装备信息、煤化工技术研发、it、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节能、创意产业与软件服务外包等重点产业的人才集聚和人才发展,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主要抓好以下三大服务体系建设:1.建设“凝聚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高新区已有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创新力度,围绕煤化工技术研发、it、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节能、物联网、创意产业与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聚集各方面创新要素,促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在高新区的转化和产业化。具体措施:(1)围绕主导产业,面向科技型企业开展

7、招商。利用其好的品牌构建创新资源网络,吸引高端项目、人才来高新区落户,形成“磁铁”效应。(2)创新人才融合机制,利用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煤化工技术研发、创意、软件服务外包三大类产业联盟和物联网等多个综合交流平台,促进建立龙头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向高新区集聚。(3)积极吸收专家参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核心技术、重大工程技术和重点学科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促使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