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

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

ID:52010555

大小:413.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1

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_第1页
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_第2页
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_第3页
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_第4页
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总第西夏佛寺地理分布研究.^o期秦宇’一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c=)摘要:西夏境内多佛寺,佛寺地理分布成点状,以点连线,线孤不成面。点状的佛寺分布,是当时此地政治、经’济‘、交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体现。通过佛寺的地理分布及建造,可以直观凸显西夏佛教的地域差异性和基础层次性,并对西夏的综合国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关键词:西夏佛寺;地理分布;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B9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76(2014)03—0017—06西夏崇奉佛教,境内佛寺林立,既有前代一所建,又有本

2、朝所筑。史载“近自畿甸,远及荒、史传、考古等资料所见佛寺的地理分布要,山林溪谷,村落坊聚,佛宇遗址,只像片瓦,西夏时期现存的寺院、石窟寺以及相关的但仿佛有存者,无不必葺”【]25。大量佛寺的建立大量佛教文物,是当时佛教盛况的直接有力证与存在,客观地反映了西夏佛教发展之盛况。据,同时有关文献也记载了当时很多的佛寺。西夏亡后百年,明人亦发出“云锁空山夏寺多”虽然文献中出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但是仍然舳之感慨。西夏佛寺的大量遗存,对研究西夏可以对当时的许多佛教情形做一说明。本文检佛教与西夏国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成视与西夏相契

3、合的有关文献以及学界相应研果多集中于西夏佛寺的整体性概述,或是从建究成果,爬梳文章所讨论的佛寺对象,包括西筑艺术与科学等方面做的个体性研究,从宏观夏时期所建和前朝所筑、此时期依然存在的寺层面对西夏佛寺地理分布作相关研究的较少。院和石窟,然后以西夏当时的行政区划编排统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对西夏计。佛寺的地理分布做一综合研究,以期通过佛寺由表1可知,目前有资料可考的西夏寺院的地理分布探求西夏佛教的流布,明晰西夏境约有35所,兴庆府(含贺兰山)地区l5所,占总内不同地区佛教发展的情况,进而探求所述地数的42.86%

4、;甘州6所,占17.14%,凉州5所,占区情况各异的原因。14.28%,瓜、沙、西安各2所,定、韦州各1所。黑一般而言,佛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我们水城具体佛寺数目难以确定,姑且以群为单常见的寺院,基本采取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位。由表2可知,西夏的石窟寺有1】所,其中确其间有标志性建筑——塔;一种是石窟寺,石定的洞窟约有80个。其中瓜、沙两州就占总数窟寺是滥觞于印度的一种特殊的佛教寺院形的90%以上。所:~uJ46所(群)佛寺、石窟集中分式。中国石窟最早开凿于3世纪,兴盛于5—8世布在兴庆府、甘州、凉州、瓜州、沙州、黑水城等

5、纪,绵延于16世纪。囿于各种原因,西夏石窟寺地,呈明显的点状分布。把上述各州(除黑水城多是承袭前代而少有建筑。外)连成一线,会发现佛寺、石窟呈明显的条带收稿日期:2014—07—12作者简介:秦字(1980一),男,汉族,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西夏佛教史。五台豳山嫡驻罩研状分布。这条分布带具有连续性,自兴庆府沿甘、凉、瓜、沙、黑水城等州佛寺、石窟次之,应是究贺兰山东麓向南,在呜沙折向西北沿河西走廊静佛教的兴盛区,其余各州寺院、石窟较少,应是一过凉州、甘州、肃州直至瓜州、沙州。西夏境内佛教流布的一般地区。总第大部

6、分佛寺集中于这条佛寺带,鲜有例外者除两表中所列州以外,西夏还有很多未点0(黑水城孤悬漠北,另当别论)。名的州郡也可能有佛寺的存在,如灵州在后唐期一以佛寺类型为基准,西夏的这条佛寺分布时有广福寺、龙兴寺,后晋有永福寺;洪州在唐(=)表1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州别寺院数目备注兴庆府15兴庆府9(承天寺、宏佛塔寺、戒坛寺、高台寺、海宝寺、周家寺、大延寿寺、兰山寺、普化寺),(含贺兰山)贺兰山6(~lt五台山大清凉寺、贺兰山佛祖院、慈恩寺、大度民寺、奉天寺、文殊殿)定州1田州塔寺韦州l康济寺两安州2安庆寺、灵光寺凉州5护国寺、崇圣寺、

7、亥母寺、杂木寺、寺面寺院甘州6卧佛寺、圣容寺、崇庆寺、诱生寺、十字寺、旦马上寺瓜州2小火焰山佛寺、阿育王寺沙州2圣光寺、灵图寺、黑水城1黑水城寺庙群(佛寺名不确定,数量约为2O余座)表2石窟寺的地理分布州别寺院数目备注兴庆府(含贺兰山)1贺兰山1(石嘴沟石窟寺,有西夏洞窟5个)会州l桃花山石窟寺凉州l前山万佛洞甘州I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千佛洞等七处)肃州2昌马石窟、文殊山石窟,(包括千佛洞、万佛洞等)瓜州3安西榆林窟有西夏洞窟1O个、东千佛洞石窟有西夏洞窟6个、旱峡石窟沙州2敦煌莫高窟有西夏洞窟

8、62个、5个庙石窟带又分为两部分。以甘州为分点,甘州以东的有大明寺、开元寺等。但可以推知唐、五代时期,凉、韦、定、兴等州基本是院落式佛寺,以西的灵州地区有佛寺存在且佛教是较流行的,说明肃、瓜、沙州则多是石窟寺。这种分布形态应该佛教在当地的信仰基础比较广泛。西夏所辖州是政治和历史因素作用的结果。西夏佛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