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ID:5209180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_第1页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_第2页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_第3页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_第4页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摘要】沈周是明代一名著名的文人画家,他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但它的山水画最为人称叹,而他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是由细沈、“细转粗”和粗沈而组成,其实也是从摹古又转向创作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关键词】沈周;细沈;粗沈;山水画;艺术风格一、沈周简介沈周,字启南,晚号石田翁,长洲相城人(今江苏苏州)。为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是元明以来文人画中的承前启后者。位列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之首。他集诗人、画家、书法家、鉴赏家、隐士、名士等多重性身份于一身。所以他享有着“

2、明代第一”甚至“古今一人”的赞誉。沈周出身于书香门第,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形成了他性情敦厚,博学多才,长于文学,亦工诗画,善画山水、花卉等,而无不被人称叹。但其山水画最负盛名,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传世作品,对很多爱好山水绘画者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细细体味沈周的山水画,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一般称之为细沈,因为在这段时期他的大部分作品尺幅都比较小,初学于父,叔,泛学诸家,但主要师学王蒙甚多,所以笔法跟王蒙很相似,比较缜密细秀。第二阶段是40岁到60岁之间,多被称为“细沈”到“粗沈

3、”的一个转变,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在此阶段他师法于黄公望,劲健雄起,多大幅之作。在此阶段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庐山高图》,此幅画与宋代郭熙的《溪山行旅图》可相媲美。第三阶段是他的晚期作品,多被称为“粗沈”,因为这个时期是属于他的成熟时期,师法于吴镇,笔法精简苍厚,凝重圆浑。但有很多作品,也融众家之长,在创作中已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沈周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中,他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也非常多,而且每个时期的作品所表现出的都是他不同的艺术特色,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二、山水画的艺术风格1.细沈沈周四十岁之前我们一般称之

4、为“细沈”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多,但最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为《山溪客画图》、《幽居图》和《采菱图》。早期的这三幅作品中,《幽居图》是最早有确切创作年月可考的作品,这是沈周三十八岁时的作品。整个画面由近、中、远景三个部分组成。近景是由一条溪流相隔,右边的坡岸上有四柱大小粗细相近的树木,近景和远景的山石和树木用披麻皴和密集的苔点绘成,而树林的叶子则是用非常简疏的笔意来完成。使画面更增添了一种随意的文人情怀。由于受家中祖父们和师教的影响,所以在构图上与其伯父沈贞吉的《竹庐山房》非常相近。而在笔墨上多仿王蒙山水,所以皴法

5、用的是比较繁密的披麻皴,给人一种严谨细秀的感觉。从整个画面上来看,在此期间他的笔墨意趣和审美观受元人的影响,所以此阶段沈周的山水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幽寂冷逸的意趣和忧淡萧瑟的一种意境。从这幅图中,我们细细观察,可以发现沈周早期虽然师学王蒙,但沈周此时的笔法已经稍加粗重,比起三十八岁以前的作品,已经趋向于简练与豪放。好像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样,也流露出了他自己的性格。2.“细沈”转为“粗沈”的过程由细入粗,是沈周40岁以后的一个变革过程,画法由细变粗,景致也由繁到简,师法黄公望,劲健雄起,多是大幅之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是

6、这幅《庐山高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纸本,淡设色,它的尺寸是纵193.7厘米,横98.1厘米。这幅《庐山高图》,是沈周四十一岁时为恩师陈宽七十岁所作的一幅祝寿图。画中用庐山高大威严的形象,来表达对恩师的敬仰之情,而且在图的下部还有几棵高大的长青松和一位特别小的人站在山坡上,这人应该就是沈周的老师陈宽,使画面也更切题意。此寄情山水,也表现了一位文人画家的思想,从而更好的把沈周对恩师的敬仰之情和祝寿的语言而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构图上这幅画不同于以往的作品,采用的是高远法,全景式构图,此构图吸取了五代荆浩、关仝,宋代郭熙

7、和元代王蒙的优点,也显示出从“细沈”慢慢转向“粗沈”的一种风格。笔墨上,在此期间,因为是沈周的一个变革的过程,虽然也师学黄公望,但王蒙的笔意比较多。山峦层叠,树木繁茂,尤其是在山石和树木的皴法上有所体现。山石和树木中,山石的皴法是用披麻皴、牛毛皴、解锁皴夹在一起,皴染的遍数也很多,再加上浓墨点苔,焦墨提醒的技法,使山体更显得苍茫浑厚。树木的内轮廓线与内磷皴的笔墨色相近,树的松叶是细笔中锋用笔,使树木显得更加威武挺拔。整个画面浓淡干湿,虚实布白都安排的巧妙得当,尤其还有作者的题跋给整幅画更增添了一种文人画的意境。从这幅

8、画再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在构图及绘画风格上,正如文徵明有云:“自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上师古人,有所临摹,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至四十外始拓为大画。粗枝大叶,草草而成。虽天真乱发,而规度点染,不复向时精工矣。”可见虽然王蒙的笔意很多,但此画的这种意境和审美体验却是完全不同。而且在此阶段,沈周四十三岁时,与友人畅饮,忽灵感一来,画了一幅《山水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