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

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

ID:52120388

大小:71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1

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_第1页
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_第2页
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_第3页
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_第4页
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实验原理转化是将异源DNA分子引入另一细胞品系,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受体细胞在完成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处于感受态。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有多种制备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CaCl2处理法。感受态细胞经过转化后,就成为转化细胞,也可以被称为转化子。也就是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实验原理DNA分子转化进入受体菌的过程如下:吸附——完整的DNA分子吸附在受体菌的表面;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单链DNA进入受体菌,另一条链降解;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又复制成双链环状DNA;表达——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并被转录转译

2、。实验原理本实验用的载体DNA为质粒pUC19,内含氨苄青霉素(Amp)的抗性基因(Ampr基因),经过转化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Amp的平板上生长,说明转化成功。pUC19质粒还可导致受体菌产生α-互补现象,在含有IPTG和X-gal的平板上形成蓝色菌落。外源基因的插入破坏α-互补作用,在同样的平板上形成白色菌落。实验原理IPTG: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X-gal:5-Bromo-4-chloro-3-indolylβ-D-galactopyranoside;5-溴-4-氯-3-吲哚-β-D

3、-半乳糖苷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取三个1.5mL离心管,各加入100L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往1#管中加入2LpUC19质粒;其余两管各加入5L连接物(上周所做),加入后反复吹吸几次混匀,冰浴60min。离心管在42C水浴放置100s后立刻冰浴2min。加入1mLLB培养基,混合后37C水浴45min,期间每隔15min左右反复颠倒离心管几次。12000rpm离心30s。吸去大部分上清,残留100L左右,再用枪头反复吹吸,使之成为细胞悬液,涂布在平板上。平板37℃倒置培养12-16hr,挑选不产蓝色色素的白色单菌落,初步确定为所需转化子。

4、操作步骤平板的准备:熔化LB固体培养基,每100mL中添加100mg/mLAMP100L、48mg/mLIPTG100L、20mg/mLX-gal200L。铺制平板三块。注意事项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染菌。注意用火安全。Amp溶液解冻后会有沉淀,稍稍加热使沉淀溶化才可使用。严格控制热激活温度和时间。思考题转化后,如果平板培养时间延长,会在阳性菌落附近出现许多小的“卫星菌落”,为什么?下次实验转化子的PCR法鉴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