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煤引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pdf

地下采煤引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pdf

ID:52174470

大小:3.07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地下采煤引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pdf_第1页
地下采煤引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pdf_第2页
地下采煤引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下采煤引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下采煤引起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唐言松(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4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00)摘要:我国矿业由于采矿本身的原因以及管理、技1)第四系:为残、坡积物,主要为砂质黏土,含灰岩术、效益、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对矿区周围环境势必造成块石,厚0~5m。严重影响。目前,我国煤炭开采已进入低谷,由于煤炭开2)三叠系:仅出露下统夜郎组,分布于矿区内陡斜坡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对地下采煤地带,是矿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地层。主要为紫红、暗紫、引起地质灾害成因进行分析,以其为其他地质灾害提供黄绿色薄至

2、中厚层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泥岩,浅灰、经验。灰色薄至厚层状灰岩,灰黄、灰色薄层钙质泥岩夹薄层泥关键词:煤炭开采;地质灾害;采空区;成因分析质灰岩及泥灰岩。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志码:B3)二叠系。①长兴组:分布于矿区西侧边缘一线。为文章编号:1672-4011(2016)10-0092-03灰、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块状细晶灰岩,含燧石结核及条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6.10.042带,下部为薄层状泥质生物灰岩及钙质泥岩。厚约40m。0前言②龙潭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内南西角

3、,以及西侧地质煤矿区一带。该层为本区含煤地层,主要灰、深灰色细砂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仍是国民经济中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及石灰岩、菱铁质灰岩等组成,占重要地位的工业,对各种矿产资源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底部为含黄铁矿黏土岩。厚约100m。含煤11~15层,其我国各类大中型矿山已达9000余座,资源开采规模居世界[1]中M4、M5、M9、M15四层为可采煤层,M4、M5、M9位第3位。在各种压力下,各种矿产的开采量、开采速度也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粗放式的经于该段中部,M15位于底部含

4、黄铁矿黏土岩层之上。各可营生产、采矿技术与设备落后、安全环保意识的淡化、政采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特征见表1。③茅口组:分布于策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采矿过程中以及采矿结束后,对矿区南西角边缘地带。为浅灰、灰色厚层至块状微至细晶矿区周围环境势必造成严重影响。这就使得矿产资源开采灰岩,含硅质灰岩,间夹燧石团块及条带,未见底,区内成为迄今最大规模改变地球表面景观和破坏地表生态系统可见厚度大于100m。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在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表1可采煤层及空间分布特征[2-3]损失达300亿元。在我国众多矿业中

5、,分布最广、开煤层平均层煤层厚顶底板岩性特征采量最大、引发地质灾害最多的就是煤炭的开采。煤炭开编号间距/m度/m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的安全,制约了俗称“5号煤”,上距长兴灰岩当地经济的发展。25.8m左右,直接顶板岩性为灰M425.81.97国土资源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岩,厚1~3m;直接底板以黏土[4-5]岩为主,间接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分,将地质灾害分为12类、48种。煤矿开采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冒顶片帮、深部岩爆、采空区垮塌俗称“8号煤”,位于P3l中上和地表塌陷、井下

6、突水、崩塌滑坡、地下水破坏、矿震等。部,顶板岩性以粉砂质泥岩及泥M57.61.1本文以贵州省金沙县新化煤矿为例,对煤矿周围由于煤矿质粉砂岩为主;底板为黏土岩及开采而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总结,分析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炭质泥岩的力学机理及变形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俗称“大洞煤”,为区内主采煤13.4治理,为该地区其他煤矿引起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经验。层。顶板为浅灰色粉砂岩、细砂M93.1岩,局部为泥岩;底板为灰色泥1矿区背景岩(厚约0.3m),深灰色薄层灰44.8岩,致密坚硬1.1矿区地质背景俗称“白煤”,位于

7、P3l底部。1.1.2地层岩性直接顶板以泥岩或粉砂质泥岩为矿区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分别为第四系、三叠系下统主,其上为深灰色灰岩或泥灰M153.91.8夜郎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龙潭组及中统茅口组。岩;底板一般为深灰色泥岩,含铝土质,其下为铝土质泥岩,富作者简介:唐言松(1988-),男,贵州遵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含黄铁矿从事岩土工程相关工作。·92·1.1.3地质构造具体发育特征如下。矿区构造上处于金沙向斜南西部昂起端。本次工作区W1:该段陡崖宽约30m,高6~8m,裂缝距崖边5m,3位于矿区中部,金沙向斜

8、南西翼,地层呈单斜状产出,倾体积约600m。陡崖壁上沿岩石裂隙拉裂,走向120°,宽向54°~64°,倾角8°~12°。区内断层不发育,根据煤矿井10~20cm,陡崖后面有横向裂缝发育,岩壁上沿岩石节理下及周边矿井揭露情况,采煤中仅局部见一些小的断层,有拉张活动痕迹。该段陡崖脚发育一条地裂缝,顺陡崖脚长数米至数十米不等,断距0.2~3.6m,对煤层连续性破延伸,宽25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