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身材的界定.doc

标准身材的界定.doc

ID:52232884

大小:21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标准身材的界定.doc_第1页
标准身材的界定.doc_第2页
标准身材的界定.doc_第3页
标准身材的界定.doc_第4页
标准身材的界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准身材的界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胖不胖的六种精准算法  1、最流行的检测:BMI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学名叫身体质量指数,19世纪中期比利时的凯特勒最先提出这个概念。  评判标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体型大不一样,BMI标准也不同。国外把24.9定为正常上限,≥30为肥胖。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综合24万人资料,提出了中国成年人的标准,BMI在18.5~23.9为适宜范围,24~27.9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   适用疾病:BMI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就分别会增加15.4%、6.1%和18.8%。一旦BMI达到或超

2、过24时,你就得小心了,同时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利弊:BMI使用最广泛也最权威,其它的方法一般都作为在此基础上的配合测评。但如果是肌肉很发达的橄榄球运动员,那即使BMI数值很大,也不表明你不健康,这是BMI测量的局限性。  2、最居家的检测:腰、臀比  站直喽,两脚分开30~40cm,拿一根软尺,测测你全身最窄部位的腰围和最宽部位的臀围,分别要精确到1mm。然后再拿起笔来算算腰、臀比。   评判标准:咱亚洲人,要是男的腰围大于等于90cm(2尺7寸),女的腰围大于等于80cm(2尺4寸),就算肥胖了。如果腰臀比男

3、性>0.9,女性比>0.85,专业的说法就叫腹部脂肪堆积。  利弊:简单易行,计算方便,但同样要配合其他数据共同检测,不能仅以此项做定论,而且不能判断是内脏肥胖还是皮下肥胖。  3、最省事的检测:皮褶厚度  这个测量方式最好玩也最直观。揪起你身上的一块肉,就能知道你算不算肥胖。   评判标准:肉也不能随便揪,最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再用尺子量量双折皮肤的厚度。医生一般都建议揪肩胛骨下角处和上臂外侧三角肌两个部位。肩胛骨下角处位于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70mm(女性)就可认为是肥胖。  利弊:方法简单,但误差很大。

4、最好由专业人员用皮褶厚度计进行测量,但如果那样的话,方便易行的优势就没有了。  4、最初级的检测:IBW  理想体重IBW指的是符合体脂百分比标准的体重。下面这些计算公式找到适合你的那一个算一算: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然后男性×0.9,女性×0.85;1~6个月儿童: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7~12个月儿童: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1岁以上儿童:标准体重(kg)=8+年龄×2。  评判标准:一般实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为消瘦;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为正常,超过

5、标准体重10%而小于20%者,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  利弊:数学好的,那简便易行,数学差的,可能比较发怵。这还只能算是最粗略的评判方法,要测定肥胖必须配合其他数据。  5、性价比最高的检测:体脂仪  这种方式价格不高,还比较准确,堪称性价比最高的测量方法。就是用专业的体脂测量仪,其原理说起来有点专业,是利用身体水分会导电,而脂肪几乎不导电的原理,通过测量电阻的方式来测出体内脂肪率。   评判标准:男性>20%,女性>25%即肥胖。  利弊:只需输入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等个人资料,将两手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个检测点上,五秒钟后,就能

6、显示出肥胖程度,简单快速。家庭用的体脂仪只有名片大小,可以随时随地测量,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最好在进食3小时后进行测量,且测量前不宜喝大量的水或酒,否则会影响到准确性。  6、最精准的检测:CT、核磁  用CT和核磁来测肥胖,听起来有点大材小用,但在医院也不罕见,只是离普通人远了点。   利弊:能够准确地判断脂肪厚度,沉积部位。单纯皮下脂肪的沉积对人体的危害不大,主要是内脏脂肪的沉积。如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为了抵御寒冷,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但他们脂肪大多沉积在皮下,因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率很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