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

ID:52262

大小:10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04-27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包括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二、简答题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答: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第一章地质作用一、名词解释1、河流阶地: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2、风化壳: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

2、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3、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4、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5、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6、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7、地震作用:地震

3、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8、内力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9、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以外的能源,也就是由太阳能和日月引力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指包括花岗岩-变质岩层(硅铝层)和下部玄武岩层(硅镁层)在内的整个地壳的运动。广义的指地壳内部物质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如地壳变形、岩浆活动等;狭义的指由地球内营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

4、隆起、拗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二、填空1、岩石的风化程度可根据岩石的矿物颜色、结构、破碎程度、坚硬程度等方面情况确定。2、岩石的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及生物风化作用。3、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岩性、地质构造、气候及地形。4、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接触、变质、高热变质及动力变质。5、按阶地组成物质的不同,阶地可分为侵蚀_阶地_堆积_阶地和基座_阶地。6、地球的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7、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

5、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等八种作用。8、地球的外圈层包括_大气圈__、_水圈__及_生物圈_。9、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_岩浆作用、_地壳作用、_地震、变质作用_等四种主要形式。10、河谷的横断面形态可分为V型谷和U型谷。河谷底部较平坦的部分叫谷底,高出谷底的两侧斜坡叫谷坡。谷底中经常有水流动的部分叫河床,谷底中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叫河漫滩。11、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_水_和_空气_,其方式主要有_溶解作用作用、_水化作用_作用、_氧化

6、作用作用和_碳化作用作用。12、岩石按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和未分化带13、按侵蚀作用方向,河流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在上游及山区以前者为主,在平原及下游地区以后者为主。14、负荷地质作用根据物质运动的特点可分为崩落、蠕动、滑动和泥石流三、简答题1、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风化分带。答: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和地质因素。地壳表层岩石按其风化程度,从地壳表层向下分成为全风化

7、、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的层带。2、河流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治?答: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

8、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