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

ID:52286018

大小:463.4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6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_第1页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_第2页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_第3页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_第4页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及答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北京高考物理卷(纯WORD版)一.选择题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14.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学科网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A.B.C.D.211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3EA.1、2两点的场强相等B.1、3两点的场强相等C.1、2两点的电势相等D.2、3两点的电势相等学科网16.带电粒子a

2、、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他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qa、qb,质量分别为ma、mb,周期分别为Ta、Tb。则一定有A.B.C.D.17.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周期为T,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B.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C.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D.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18.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

3、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学科网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19.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0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321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

4、.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20.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称学科网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与折射角依然满足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若该材料对于电磁波的折射率,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BACD二.实验题21.(18分)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

5、量减小实验误差。(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1中的(选项“甲”或“乙”)。AVVA甲乙图1(2)现有电流表、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A.电压表B.电压表C.滑动变阻器D.滑动变阻器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3)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2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图线。(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学科网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5)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U以及干电池的输出功率P都会发生变化.图3的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P-U关系的是。

6、序号123456电压U(V)1.451.401.301.251.201.10电流(A)0.0600.1200.2400.2600.3600.480U/V1.61.51.41.31.21.1I/A1.000.10.20.30.40.50.6PPPP图2OUOUOUOUABCD三.计算题图322.(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g

7、=10m/s2。求:(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R(2)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OA(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B23.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0a.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1,求比值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