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

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

ID:5230294

大小:3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6

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_第1页
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_第2页
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_第3页
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_第4页
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妻群体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同妻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同妻群体现状、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同妻问题存在的原因包括:社会开明程度有待提高、法制有待健全、社会工作有待加强的结论,并提出加强相关知识宣传、促成同性婚姻合法化、加强同妻法律保护力度、建立专门性同妻救助组织四项对策,从而为同妻提供立法保护和社会保护。【关键词】同妻;同性婚姻;法律保护;社会组织;宣传1同妻群体现状“同妻”是指男同性恋者的妻子。国外学者研究《金赛报告》得出结论:男同性恋占男性总人口3%[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教授在《同性恋

2、亚文化》一书中指出我国同性恋者占总人口3%~4%,约3600万~4800万[2]。“中国同性恋研究之父”青岛大学医学院张北川教授估计我国男同性恋者总数量近2000万[3],忽略不计已婚男同性恋者中的双性恋者,狭义上的同妻数量仍在1000万以上,数量庞大。132012年6月15日,成都某高校外国语学院韩语教师、女博士罗洪玲得知自己被同性恋丈夫“骗婚”,跳楼自杀,当场身亡[4]。同妻群体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1997年,《刑法》删除处罚男同性恋者的“流氓罪”条款;2001年,《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移除。

3、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同性恋群体日益被包容。而同性恋群体背后的更弱势群体——不能享受正常的夫妻生活,被同性恋丈夫冷落、漠视的同妻群体却仍在遭受着生理、心理的煎熬。2011年10月,第四届同志亲友恳谈会在上海召开,同妻的公开发言揭露了与男同性恋者结合的家庭中,同妻遭受的生理折磨,甚至活在同性恋丈夫的家庭暴力的阴影下,以及得知丈夫是同性恋者的真相之后承受着沉重心理压力[5]。2同妻群体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2.1同妻群体面临的困境13“龙阳之癖”、“断袖”等史料记载表明男同性恋现象是自古存在的客观事实。正如黄洋教授的观点:人类性关系不仅仅是一

4、种自然现象,它还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6]。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无论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还是社会民众皆对同性恋现象讳莫如深。对同性恋的相关知识科普不到位,同性恋者往往隐藏自身性取向,甚至部分同性恋者对自身性取向认知不足,步入异性婚姻,造成了同妻的悲剧。经济发展,社会风气日渐开放,同性恋群体及其相关公共政策开始成为社会热点。伴随着北京同性恋婚纱摄影、酷儿影展、上海同性恋骄傲周、广州同性恋亲友会等活动的举办,同性恋这一过去“柜中”(inthecloset,隐藏同性取向)群体开始以正面、积极的姿态活跃在社会的舞台上,小部分同性恋

5、者选择“出柜”(comeoutofthecloset,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性取向),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妻群体的悲惨处境。许多接受访谈的同妻表示,即使了解到丈夫是同性恋的真相,为了家庭而委曲求全的同妻占了多数。选择解除此类不正常的婚姻,也给她们留下了婚姻生活的心理阴影。13同妻这一弱势群体面临以下重重困境:(1)法律保护缺失,法制建设不健全,缺乏针对性保护性法律法规。同妻群体的自主婚姻权、人身安全权等一系列法律权力遭受侵犯。首先表现在婚姻自主权上,同妻往往是在同性恋丈夫隐瞒其性取向的情形下,与其建立婚姻关系。目前只能从道德上谴责同性恋丈夫的

6、“骗婚”行为,而法律制裁、惩治条文仍是法律空白地带;其次,与同性恋丈夫离婚,《婚姻法》没有给予同妻支持性的倾斜。即使解除婚姻关系,同妻未能够得到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最后,男同性恋普遍存在乱交现象,而性乱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7],与其进行夫妻生活的同妻,存在着较高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同妻的生命安全权得不到保障。(2)社会保护缺位,缺乏关注和保护措施。同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缺乏关注和保护,更没有表达自身利益的有效渠道。以千万计的同妻成了同性恋者逃避社会压力、隐藏身份的“牺牲品”。同妻或忍气吞声,或选择诸如罗洪玲女士的极端

7、抗争方式,现状堪忧。遏制同妻现象刻不容缓,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从舆论上、立法上、实际行动上保护同妻这一弱势群体。2.2困境的成因分析13正如李银河教授所说,“同妻成了最富中国特色的现象”。其他国家的同性恋者可以光明正大地与同性恋伴侣同居,甚至结婚。形成我国同妻群体面临困境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深层原因:社会开明程度有待提高。当前主流文化对待同性恋者仍然未完全报以正确态度,未能致以足够宽容。情感、认知影响了人们对同性恋者的态度[8]。大量的同性恋者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和家庭“逼婚”、“传宗接代”的压力

8、而选择了与异性婚姻。这是数量庞大的同妻群体形成的深层原因,同妻“发声”困难的重要原因。(2)首要原因:法制有待健全。尚未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相关法案,也并无针对防止同妻群体进一步扩大的法律法规。没有法律强制力的震慑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