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

ID:5236211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1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2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3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4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究  摘要:目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1889例产妇,密切观察产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析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结果:1889例阴道分娩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52例,发生率为2.75%,止血处理及时、得当,无病例发生死亡。诱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其他因素。  结论:产前熟悉并正确评估产妇的情况,密切观察产程的每个细节,一旦发生阴道血量较多,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及时处理,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2、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防治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6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09-01  孕产妇在产后发生阴道大量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大概每4分钟便有1例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剖宫产日益增多,但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研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88

3、9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了密切观察、分析与研究,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阴道分娩的1889例,年龄最小的产妇20岁,年龄最大的41岁,平均年龄为(31.87±5.83)岁。其中有5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5%,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最小的22岁,最大的40岁,平均年龄为(32.06±4.84)岁;孕周最短的为36周,最长的孕周有41周,平均孕周为(39.08±1.12)周;有36例为经产妇,16例为初产妇;另外有3例产妇为双胎。排除心肺等器官严重并发症。  1.2诊断标准。产后出血的判断以胎儿娩出后产妇在

4、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标准。  1.3方法。熟悉掌握孕妇的身体、心理状况,胎儿的情况,以及是否双胎、巨大儿或者有难产史,关注高危孕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孕期的监测检查。对于孕期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孕产妇,要做好心理疏通,鼓励孕妇的自信心,保持稳定的待产情绪。做好每一位孕妇的分娩评估,准备好产后出血的处理准备。  在第一产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情况,加强产妇的营养补给和充分睡眠,对产程的进展进行细致的观察,一旦发现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现象,立即给予处理,做好评估,对于产程异常的产妇及时实施剖宫产;第二产程中,做好产妇运用腹压的指导,密切观察产程,

5、符合会阴侧切的情况要抓住时机,适时的给予会阴侧切。当娩出胎头后,要先将羊水、黏液捋净,再外旋将肩娩出,此时,立即给予产妇缩宫素,可以采取静脉滴注或肌注;第三产程,胎盘娩出,要按摩子宫,不要急于牵拉脐带,避免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娩出后,对胎盘胎膜的缺损进行检查,防止副胎盘、胎盘小叶残留,如有软产道血肿、裂伤,立即给予缝合。娩出胎儿以后,要继续观察15分钟,一旦发现阴道流血量过多,要立即查找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对于双胎、巨大儿等高危产妇,采取压砂袋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协助早吸吮,刺激脑垂体分泌缩宫素,子宫收缩得到促进,可以达到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在娩出胎儿以后,胎盘娩出之前,密切测量产后出血

6、量,如过大则即刻查明原因,进行止血,可以采用按摩、宫缩剂应用、宫腔填塞等方法,如有必要可采取子宫压缩缝合、子宫次全切除或者盆腔血管结扎。观察产妇产后2小时的宫底高度、宫缩、会阴及阴道出血情况等,做好记录,1次/30min。如发生产后出血,静脉通道要立即建立,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分析出血原因,及时沟通,积极处理。  2结果  在本研究中,1889例阴道分娩产妇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75%,根据患者病情积极处理后,没有1例产妇死亡,效果满意。产后出血的因素,根据主要程度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其他因素。详见表1。  3讨论  加强孕期产前宣教、严密观察产程、提

7、高接产技术、常规记录产后出血量,完善交接班制度,尽早发现、及时干预、积极治疗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预防产后出血,及早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围产期保健,规避不利于孕产妇的各种风险因素,为分娩创造良好的条件。子宫收缩乏力主要是因多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导致子宫过度膨胀;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应用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卡前列甲酯栓等以增加子宫收缩力,徒手按摩子宫,提高其收缩力度,如保守治疗仍无效,可行子宫压缩缝合、子宫次全切除术或盆腔血管结扎等。经产妇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