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

ID:52378601

大小:295.0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05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_第1页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_第2页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_第3页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_第4页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沿革学院组织概况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著名电子和通信技术专家李幼平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7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4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2人,江苏省“333”工程技术带头人2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博士生导师19人,教授24人,副

2、教授47人。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中法生物医学信息研究中心国家863/CIMS“网络与数据库”工程实验室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东南大学CIMS技术中心影像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电子商务研究与开发中心信息安全技术中心、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东南大学-IBM云计算研究中心等交叉学科研究机构。主要研究基地研究方向-高性能网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包括高性能路由交换技术、QoS路由协议、区分服务和集成服务等。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包括安全协议、安全算法以及网络检测和防御技术等。移动网络技术的研究

3、。包括移动IP和无线网络、3G网络体系结构等。开发、集成应用平台的研究。包括IPv6/IPv4过渡技术研究、高性能分布对象中间件技术、分布对象中间件技术中的组件体系结构等。研究方向-XML数据库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XML数据模型的研究XML数据的定义语言、操作的语言及查询语言的研究与开发关系模型以及其它各种传统数据模型与XML数据模型之间的映射Web上XML模式的提取及元数据的获取基于XML的数据集成基于XML的数据网格Web上XML数据的查询优化基于XML的工程数据库研究方向-网络行为学与新一代网络管理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能够评价网络管理的行为测度标准及其定性和定量分

4、析方法研究基于测度行为的新的测量方法,基于统计数据研究测度的行为规律,并从中寻找新一代网络行为规律的模型,建立新一代网络管理框架体系结构模型。研究方向-中间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体系结构方面:产生一个完全基于Internet的、独立于现有的中间件结构(从而可以集成原有的以及将来基于更新技术的各种分布式系统)、完全无关于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平台)和语言的中间件体系结构。服务协同理论方面:采用形式化理论和手段,对带有约束条件(如实时、容错、安全和QoS等方面的约束条件)的服务以及服务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描述和分解,证明服务系统所具有的性质,从而为应用系统得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软件开

5、发方法方面:参考协同理论,产生一个基于工作流的松耦合的开发方法,借助相关自动化开发工具的帮助,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应用软件的设计、构建和配置。研究方向-数据网格主要研究内容:网格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如何利用大量计算机的空闲计算能力,通过网格技术,得到超强的计算能力。数据网格的研究与开发,解决网格计算环境下数据的存储、共享、检索、处理技术。结合与丁肇中教授的AMS-02项目的合作及我们正在进行的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建设一个实用的数据网格。研究基于WebService、语义Web等标准的知识表达、知识发现、服务描述等方法,达到对外提供信息共享、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的目的。研究方向-

6、协同设计与网络化制造主要研究内容:网络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及模型,包括企业间协作的价值模型、业务流程模型、技术实施方案模型等;网络安全技术,包括认证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等,为网络化制造提供环境支持;集成和协同技术,包括集成框架、组件技术、定制和协同、CSCW和移动代理技术等,鉴于企业平台和集成框架各不相同,研究多框架的集成技术,支持企业间协作的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在线分析(OLAP)和决策支持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支持异构数据源信息的搜索和集成;动态联盟技术,包括虚拟企业、资源重组/重构、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联合相关学科,开展基于网络的单元技术

7、研究,除继续关注系统之间的集成技术(含标准化技术)外,更注重于探讨分布式环境下的相关系统的模块分解、可重构性和适应性。研究方向-影像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成像理论与方法:X线锥束成像算法及加速、X线散射成像、低剂量X线CT成像算法、MRI和PET重建算法及弥散张量成像算法、电阻抗成像计算机视觉及可视化:基于双眼视觉的场景表面重建、三维体积显示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配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算法、图像矩及基于矩特征的图像分析算法、超分辨率图像复原辅助诊断与精确治疗:医学图像分析及辅助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