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pdf

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pdf

ID:52398302

大小:228.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pdf_第1页
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pdf_第2页
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pdf_第3页
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3期煤炭转化Vo1.34No.32011年7月C0ALC0NVERS10NJu1.2O11TG—DTG/DTA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鲜晓红D杜云贵张光辉。摘要采用TG—DTG和DTA(热重一热重微分和差热)技术分析研究了褐煤、烟煤以及无烟煤混煤的燃烧特性,获取了混煤燃:哓的特性参数,如着火温度(T)、最大失重温度(丁m)以及燃尽温度(T).TG-DTG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2O℃/min时基本能够反映三种煤样的热解特性;DTA结果表明,无烟煤与褐煤之比为3:7时,烟煤与褐煤之比为3:7时混煤具有较好的燃烧特性.关键词燃烧特性,混煤,差热热重中图分类号TQ534线随掺混比

2、的变化规律,并对其燃烧特性进行探讨.0引言1实验部分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受限于运输能力,混煤燃烧逐渐成为国内电站常用的做法.目前,1.1样品国内电站对混煤的燃烧特性尚缺乏深入了解,仅根据煤的发热量或挥发分含量对煤进行简单的掺混.实验所用样品为重庆烟煤、重庆无烟煤和云南∞加虽然混煤燃烧的某些特性可以通过混煤组成的自身褐煤,其工业分析见表1.特性以及其质量分数合理地确定,但这并不通用,尤表1煤样的工业分析(%)Table1Proximateanalysisofsamples()其是一些重要的燃烧特性无法预测,如着火温度等._1热重分析(TG)作为一种有效研究手段,近年Sa

3、mpleM日dAdVadFCadAdVdVaafFCdBituminous3.162O.7917.O658.9921.4717.6222.436O.91来在煤的燃烧和热解研究中被广泛采用.TG曲线Anthracite2.O418.591O.8668.8518.6311.O913.637O.28对温度或时间的一阶导数(DTG)通常称为燃烧分Lignite7.299.7342.9440.0410.4946.3251.7543.19布曲线,综合了煤的反应性能、灰分与无灰干燥基的实验煤样编号及其组成见表2,各煤样平均粒结合性、内部孑L隙率、燃烧过程中煤粒的膨胀及孔隙径均为16O目.

4、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完善地表达了煤的着火、燃烧表2煤样的比例及编号及燃尽特性,对判断煤的燃烧性能有较确切的表达Table2Compositionandtagofsamples力及较高的分辨力._2]差热分析(DTA)通过在程序SerialAnthraciteLigniteBituminouscoal控温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时间)相互关系,可以得到煤样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情况,对煤样进行整体评价.[3-5]褐煤、烟煤及无烟煤的燃烧特性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6],但对褐煤与烟煤及无烟煤混煤燃烧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褐煤的燃烧特性与烟煤及无烟煤燃烧

5、特性相差较大,对燃烧特性相差较大的煤样进行研究,获取混煤燃烧特征参数,有利于混煤燃烧实践,其实1.2样品的TG和DTA分析用意义更大.故本实验拟以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混煤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混煤燃烧分布曲热重一差热(TG—DTA)分析在Shimadzu生产的*中电投集团公司资助项目(20090295).1)高级实验师;2)工程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400030重庆;3)助理研究员,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400030重庆收稿日期:2011-01—15;修回日期:201卜04—12煤炭转化DTG一6OH型差热一热重分析仪上完成.测试条件:速率过快时,样品内部温

6、度低于外表,挥发分分解缓升温范围为室温~1000℃,升温速率10℃/min~慢,其扩散需要时间,导致TG曲线明显拖尾所致.40C/min,气氛为35mL/min空气,样品重量约当升温速率由1O℃/min增加到4O℃/min7.1mg.时,三种煤样的最大失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而其变化趋势又各不相同.烟煤升温速率在20。C/min2结果与讨论以上及无烟煤升温速率在2O℃/min以下时,其TG曲线的终端基本重合,而褐煤的TG曲线终端在三种升温速率时变化不大.升温速率对三种煤样影响2.1升温速率对煤燃烧过程的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为:烟煤>无烟煤>褐煤.与表1中升温速率对煤的燃烧特性

7、有着重要的影响.[-79]不同煤样的组分关系变化比较,可发现升温速率对三种煤样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得到的TG曲线见图1.煤样的影响与煤样中含有的易挥发组分变化关系不由图1可知,随着升温速率逐渐增大,三个煤样燃烧一致,这与文献[9]报道的不一致.同时也说明升温反应的初始温度和终止温度都逐渐升高,TG曲线向速率对煤样热解的影响比较复杂,还需进一步探讨高温方向移动,产生热滞后现象.这是由于煤热解是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吸热反应,且煤的导热性能差,传热需要时间,当升温由图1可知,升温速率为20℃/min时基本能够图1不l司升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