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结构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pdf

某高层结构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pdf

ID:52424316

大小:2.00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某高层结构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pdf_第1页
某高层结构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某高层结构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某高层结构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杜贵首[摘要]本文对某高层结构进行了抗震超限分析与设计,体,属于大型多层商场,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上3)对转换框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其应力,针对建筑的不规则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抗震计算加强措施。部办公楼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并对其配筋进行加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结构进行了分析,用2个软件进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4)加强转换梁处楼板板厚至180mm;板采用双行了对比分析,应用弹性动力时程进行了补充校核。针对值为0.10g,场地类别为上海地区Ⅳ类,特征周期层双向配筋,在

2、计算结果下适当放大且配筋率不小2项目的平面不规则情况,进行了楼板应力分析。为0.9s。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为0.55kN/m。于0.25%,楼板设为弹性膜,计入其局部变形的影本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上部办公部分抗响,考察在地震作用下的楼板应力。[关键词]超限高层抗震加强措施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楼震等级为二级;裙房和地下室的抗震等级为一级。(4)本工程1~3层带有裙房,4层竖向构件板应力分析与多层商业楼相连部位设置抗震缝,局部采用钢结局部收进,由于裙房高度未超过主楼高度的20%,构连廊连接。本楼墙柱混凝土等级为C60~C30,梁不

3、属于规范规定的不规则,但考虑其上下刚度突变一、工程概况板混凝土等级为C40~C30,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的影响,对其进行加强处理,加厚2~4层整层楼板本项目位于上海宝山新城区顾村板块,外环与筋,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厚度至130mm,板配筋在计算结果下适当放大且配郊环区域之间,沪太公路以西,为商业综合体项目。二、结构超限分析筋率不小于0.25%。其中5号楼为高层商业办公楼,地上27层,建筑总本工程存在多项指标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四、计算分析及结果2高度为88.55m,总建筑面积为45637.94m;地下范》3.4.3条的规则性要

4、求:考虑结构体型的复杂性,本工程在采用SATWE21层,建筑面积为4129.76m;地上1~3层为商业1.凹凸不规则三维空间分析程序计算的同时,用PMSAP对结构进裙房,裙房高度14.75m;4~27层为办公楼,层高本工程标准层建筑体型呈L形,结构平面一侧行补充计算分析。并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为3.0m。建筑效果图及平面图分别见图1、图2。凸出尺寸为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55%,大于40%,下的补充计算。属于特别不规则。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2.扭转不规则本工程采用SATWE进行分析计算,采用振型分本工程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

5、移(层间位移)大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同时,考虑结构体型的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复杂性,采用PMSAP对结构进行补充分析。1.2倍,属不规则。在SATWE及PMSAP分析中,对受力复杂部位楼3.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板,采用弹性膜的计算假定,考虑其平面内变形,本工程5-V轴交5-5、5-9、5-11和5-18轴交计算其各工况下应力。在计算侧移时,仍采用刚性5-J、5-L处柱在3层通过转换梁进行转换,属不规楼板假定进行计算。结构分析中采用的主要参数见则。表1。根据以上不规则情况,本工程属于特别不规则表1结构分析

6、的主要参数结构,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在总体设计阶段进行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并通过超限评审,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工程的超限情况采取了针对性的计算及加强措施。三、抗震加强措施针对各项超限内容采取以下计算和构造措施进图1建筑效果图行加强处理。(1)对于凹凸不规则情况,对L形转角部位楼板进行加强,板厚加大至130mm,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在计算结果下适当放大且配筋率不小于0.25%,楼板设为弹性膜,计入其局部变形的影响,考察在地震作用下的楼板应力。(2)对于扭转不规则情况,计算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并对L形两肢端跨楼板进行加强,

7、板厚加大至130mm,板双层双向配筋,在计算结果下适当计算结果数据见表2,从两种程序计算结果比放大且配筋率不小于0.25%,楼板设为弹性膜,计较可知:入其局部变形的影响,考察在地震作用下的楼板应两种程序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扭转周期与第一力。振型周期的比值满足规范要求;结构X向和Y向的剪(3)针对3层处多处柱需要水平转换,采取了重比和有效质量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最大层以下加强措施: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仅1)按框支框架的要求提高转换柱、转换梁的抗局部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比(层间位移比)大于震等级至一级,按一级抗震

8、进行内力放大及构造措1.4;结构各层侧向刚度比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各图2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施加强。层抗剪承载力比均满足规范要求;本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2)为了增加转换梁的延性,在转换梁中加入型(下转第087页)为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