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

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

ID:524284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1页
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2页
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3页
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4页
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和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徐州市贾汪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分析其重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当地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重发原因;防治措施;江苏徐州;贾汪区中图分类号S43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4-0157-01徐州市贾汪区常年种植小麦1.73万hm2左右,小麦纹枯病是当地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常年病株率为5%~60%,重病田损失10%~20%,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小麦纹枯病发病部位比较隐蔽,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茎基部,发病以后首先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白

2、、周围褐色的病斑,逐渐扩大成云纹状,之后侵入茎秆,影响小麦水分和养分的上下疏导,最终形成枯白穗或者枯孕穗。1发生规律6冬前小麦三叶期开始见病,造成分蘖少,苗瘦弱,个别严重地块可出现死苗现象;入冬后,由于气温较低,病害停止发生,病株带菌越冬;小麦返青后,病情开始急剧上升,在植株间进行横向扩展,且向地上部分扩展,病株数增加,发病率上升;小麦拔节后,病斑随之向上扩展,病指激增,但病株率基本稳定;小麦抽穗后,病菌的扩展因茎秆变硬而停止,整体病情趋于稳定[1-2]。2发生特点2.1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旱茬麦重于稻茬麦,早播麦重于晚播麦,2006—2009年贾汪

3、区小麦纹枯病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2010—2012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品种更换,田间菌源量增加,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病面积均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2010—2012年大田病茎率为22.90%~48.20%,白穗率为0.81%~1.50%。2.2见病期早,茬口间差异大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见病期较常年偏早,尤其是旱茬麦见病较早,冬前11月中旬开始见病,稻茬麦见病迟,一般在2月中下旬始见病株;旱茬侵茎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稻茬侵茎在4月中旬至4月下旬初;旱茬见白穗在5月上中旬,稻茬见白穗较旱茬麦略迟[3]。3重发原因3.1菌源充

4、足6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发病严重,导致田间菌核量基数高。此外,纹枯病菌的寄主种类也极广泛,可侵害水稻、小麦、花生、大豆、玉米、杂草等20多种植物,导致菌源较为充足。3.2气候条件适宜一是10月中下旬外界的温湿度条件适宜纹枯病菌核的萌发,导致菌丝对寄主进行初次侵染;二是近年来早春气温回升快,相对湿度适宜,导致小麦前期发病快;三是当地近20年暖冬,有利于纹枯病菌越冬,加之倒春寒天气使小麦受冻,抗病性受到影响,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重[4-5]。3.3撒播播种量偏高,田间管理不当21世纪以来,种粮效益逐渐下降,农民不愿意在小麦种植上多花成本,致使撒播面积逐年递增,田间密度过大,

5、通风透光性差,抗逆性减弱,有利于纹枯病菌的侵染和蔓延。田间管理不善也能导致纹枯病偏重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偏施氮肥,钾肥施用量过小;二是田间杂草过多,影响通风透光;三是当病情发生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4防治措施首先要加强测报工作,做到准确及时;其次要组织防治工作,加强宣传,帮助农民分析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把病害控制在初发阶段,防止其扩大蔓延。4.1加强田间管理6目前,尚无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防治小麦纹枯病以农业防治为主。一是要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以减少冬前病菌侵染的机会;二是要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大力推广机

6、条播技术,创造不利于小麦纹枯病病菌生长发育的环境;三是要合理施用氮肥,追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四是要做好麦田化学除草,不仅可使小麦免受杂草的危害,更能促进麦苗的生长,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五是要做到沟渠配套,排灌畅通,从而降低土壤湿度,有利于培育小麦壮苗,达到有效抑菌防病的目的。4.2化学防治4.2.1种子处理。据调查,很多农民在防治小麦纹枯病时,只注意小麦返青至拔节阶段的防治,忽视了种子处理及苗期防治。播种前将麦种晒1~2d,发病较重田块可以使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15%拌种,或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mL加水3

7、00mL拌麦种25kg。一般发病田块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0.1kg或20%三唑酮15mL混合拌种10kg,均可起到良好的防病效果。4.2.2药剂喷施。可用40%井冈·腊芽菌600~900g/hm2、12%井冈·苯甲醚450~600g/hm2、12.5%氟环唑悬浮剂(欧博)450~900mL/hm2、5%井冈霉素水剂6.0~7.5kg/hm2对水7506kg/hm2喷雾防治。但药剂喷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防治要趁早。小麦纹枯病到后期再防治就无防治效果,因此,要趁小麦返青拔节期(3月中下旬)及早防治,此时防治可以有效阻止病菌侵入茎秆,减少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