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

ID:52524807

大小:244.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4-09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_第1页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_第2页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_第3页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_第4页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张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江西省瑞昌市湓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征背景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已近20%,高血压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运用中医药“治未病”理论和方法指导高血压病人进行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有助于血压的控制,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也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内容1、按照社区有关高血压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慢病管理每年至少4次随访的基础上,选择有意愿的高血压病患者选择性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2、。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内容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愿意接受服务。推广降压沟按压、运动功夫等中医药保健方法。3、健康教育,(1)制作中医药高血压保健健康教育处方,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免费发放,普及中医药高血压保健知识。(2)每月举办1期中医药高血压保健讲座或健康咨询活动,推广普及中医药高血压保健知识。(3)每年制作1期中医药高血压保健宣传栏。管理程序1、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证候辨识;2、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3、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有针

3、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4、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用药情况、中医药保健情况等进行中医四诊合参辨识高血压证型并个体化指导(饮食、常用保健方法指导及宣教四季养生概要等)血压控制良好者血压控制不稳定者规范治疗配合中医健康指导或中医辨证分型,必要时转诊。2周后随访。根据辨证分型进行饮食、常用保健方法指导四季养生概要、需要转诊情况高血压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一)情志调摄人顺应四季变化规律,遵循四季养生法则,调摄情志,精神乐观、心境清净。孙思邈在《千金方•养性》中告诫人们“莫忧愁、莫大怒、莫悲恐、莫大惧……

4、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若能勿犯者,则得长生也。”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均可益人心智、怡神养性,有助于高血压病的调治。高血压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二)平衡饮食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荠菜和葱等新鲜蔬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利于血压的调控;多吃甘温食物,如大枣、花生、玉米、豆浆等。高血压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三)运动调治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应当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原则。坚持户外锻炼,以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锻炼等节律慢、运动

5、量小、竞争不激烈,且不需要过度低头弯腰的项目为宜,并以自己活动后不觉疲倦为度。高血压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四)四季养生在季节变化中,通过顺应四时变化,调整阴阳,使人与自然相和谐,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养生保健之功效,使高血压患者在四季更替的过程中泰然自处,血压平稳少波动。春季肝气当令,万物生发,血压易偏高,应多做户外活动,注意戒怒;夏季炎热,暑湿为邪,注意饮食勿过油腻及生冷,勿使大汗伤津;秋季干燥,阴虚之人当注意勿使津伤阴亏;冬季寒冷,肾阳不足之人当注重保护阳气,宜足浴。高血压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五)耳穴疗法(各型通用)选穴:降压沟。操作方法: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30—40次

6、,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疗程:每日1-2次,14天1个疗程。高血压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六)中医足浴疗法1.原理:泡脚水选用温热(热水),通过温热刺激使腿及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周围血液分布增多,循环阻力减少,全身血压也随之下降。可以减轻高血压的症状。2.材料:足浴盆或桶尽量选用木质的为好,桶高应不小于40cm,泡脚水选用温热(热水),水温为40℃。3.足浴时间:泡脚可每天2次进行,下午与晚间各1次,每次30—40分钟。4.方法:双足浸泡,尽量让水没过足踝(有足浴桶者可至膝以下),水温保持在40℃。高血压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附:高血压足浴通用方——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怀牛膝、川芎各15克,

7、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克。上方加水2000ml煎煮,水沸后10分钟,取汁趁温热浴足30分钟,上、下午各1次,2-3周为1疗程。高血压病常见证型中医药保健方法(一)阴虚阳亢证1.证型特点:主症:头部胀痛、烦躁易怒、腰膝酸软。次症:面红目赤,胁痛口苦,便秘溲黄,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失眠梦遗。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2.茶饮茶疗:菊花茶:白菊花、绿茶,开水冲泡饮服。苦丁桑叶茶:苦丁茶、菊花、桑叶、钩藤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