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

ID:52568995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_第1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_第2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北朝·谢朓【原文】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第一部分写春晚登上三山所见的景色,清新秀丽)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第二部分写由景色引起的怀乡之情,缠绵愁怨)【注释】三山:在今南京市板桥镇西南江边,周围三四里,上有三峰,俗称三山矶。京邑:建康,今南京市。灞涘:灞水的岸边。灞水:源出陕西省蓝田县,流经长安过灞桥。涘:河岸。河阳:县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丽:使动用法,照射使……色彩明丽。飞甍:飞耸的屋脊。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2、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练:白绸子。喧鸟:喧闹的鸟儿。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芳甸:芳草满地的郊野。去矣:去了,指离京。滞淫:淹留,久留。怀哉:怀念啊。佳期:回乡的好日子。怅:惆怅,烦恼。何许:如何,怎样。鬒:又作“缜”,黑发。变:指黑发因愁而变白。【赏析】这首诗大约是谢朓离京出任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太守时所作。这是一首著名的写景诗。全诗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动静相杂,语言清丽,风格清新秀丽。“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历代传诵的名句。“散”、“静”二字,用于精工;“成绮”、“如练”比喻恰切新颖,色彩明丽,描绘逼真细致,给人以美的享受。“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二句融化王粲和潘岳的诗句,以

3、古人怅恨眺望京都,比喻自己远望京邑,暗暗透露出怀乡之情。“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二句写远望所见京城的壮丽建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四句依次写晚霞、澄江、喧鸟和杂英,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美妙而充满生气的景象。“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二句转入抒写思乡之情。因对京邑依恋,所以淹留不忍去;因怀念乡国,所以三山风景虽佳妙,却无心欣赏而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四句用泪下如霰和鬓发变白的夸张描写,突出离开京邑的伤感。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诗人扣住题意,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将登临所见层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诗里。远远

4、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见。只“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两句,便写尽满城的繁华景象和京都的壮丽气派。此处“白日”指傍晚的日光。“丽”字本有“附著”、“明丽”两个意思,这里兼取二义,描绘出飞甍在落日中愈加显得明丽辉煌的情景,可以见出谢朓炼字的功夫。“参差”二字既写京城宫殿楼阙的密集,又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皆可见”三字则暗中传达出诗人神情的专注:既然全城飞甍都历历可见,那么从中辨认自己的旧居当也是一般登高望乡之人的常情。所以这两句虽是写景,却隐含着一个凝目远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没有点明在山上流连凝望的时间有多久,但从“白日”变为“余霞”的景

5、色转换中自然就显示出时辰的推移过程。“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这一对比喻不仅色彩对比绚丽悦目,而且“绮”、“练”这两个喻象给人以静止柔软的直觉感受,也与黄昏时平静柔和的情调十分和谐。“静”字一作“净”,亦佳。“静”与“净”相比,“静”字写境更为传神。唐代徐凝曾用白练来比喻瀑布:“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被王世贞讥为“恶境界”,原因就在用静态的白练来形容飞泻的水瀑,反将活景写呆了。这个例子可以帮助读者从反面体味“静如练”的好处。如果将谢朓这两句诗与谢灵运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

6、澄鲜”(《登江中孤屿》)相比较,可以看出谢朓在景物描写上的飞跃。谢灵运以直叙的手法来说明水天辉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较实。而谢朓则能够利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鲜明悦目的色彩,并能融进主人公对景物情调的感受,表达更为空灵。如果说“余霞”两句是用大笔晕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两句则是以细笔点染江洲的佳趣。喧闹的归鸟盖满了江中的小岛,各色野花开遍了芬芳的郊野。群鸟的喧嚷越发衬出傍晚江面的宁静,遍地繁花恰似与满天落霞争美斗艳。鸟儿尚知归来,而人却离乡远去,何况故乡正满目春色如画,直教人流连难舍。无怪诗人叹息:“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这两句巧用

7、此处字义可作两解的特点,既抒发了将要久客在外的离愁和对旧日欢宴生活的怀念,又写出了诗人已去而复又半途迟留、因怀乡而罢却欢宴的情态。“去矣”、“怀哉”用虚词对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叹语气,增强了声情摇曳的节奏感。至此登临之意已经写尽,往下似乎无可再写。但诗人却巧妙地跳过一步,由眼前对京城的依恋之情,想到此去之后还乡遥遥无期,泪珠像雪糁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层波澜。“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则又由自己的离乡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乡之情:人生有情,终知望乡。长此以往,谁也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