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

ID:52606695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9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创造能力。关键词:“导”;“疑”;“动“思”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87-0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学生探究性学习占一定比例,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及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初屮化学教师,在培养学

2、生探究能力方面,做了如下的尝试,即:“导"“疑"“动思”。一、起点是“导'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化学课着迷,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开端。1、实验导入,例如:在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节课,序言部分时,首先做了这样的实验,用蓝色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学生会观察到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呈现出漂亮的蓝绿色,学生惊叹不己,接着又做了银白色铁钉放在蓝色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取出铁钉时观察,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的物质,然后,老师又做了事先在纸上用无色酚瞰写字,在课堂上喷上碱

3、溶液,竟然出现“红色的字”学生被老师的“魔术”深深感染,学生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和兴趣,接着,老师说:同学们看到了吗?化学就是这样,会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老师又指出,想揭开老师“魔术”的秘密吗?跟老师共同学好化学,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投入“探究知识"中。2、文学导入。有的古典文学中也充满着化学,因为化学本身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古代也不例外,例如:学习分子的知识吋,教师朗诵了王安石的“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为冇暗香來”为何有香味儿?学生当然想“知道答案”“乐于探究”To3、多

4、媒体导入。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具有其它教学设备不能比拟的许多优点,如动感强,视觉效果好,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微观世界宏观化,复杂过程具体化,多媒体进入课堂,学生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例如:在讲:“碳”的单质…课题时,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出商店光彩夺冃的“钻石戒指,钻石项链”使学生叹为观止,然后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急于想知道它的组成,结构等知识的兴趣。二、焦点是“疑”“疑”就是对某个问题,学生急于要了解它,但用己学过的知识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现象,一旦造成这种心理现象就能使学生处于求知欲最旺盛,注意力

5、集屮,思维最活跃的状态,教师如能以此为切入口,那么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好胜心理,在化学教学中,巧设悬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好奇心理,如关于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是否是两体积之和?可设计一系列诱导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地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2、巧设错例。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精心设计错例,然后公开“诊断”,为学生提供一个显示自我价值的舞台,会刺激他们的深入思维,找出错误根源,通过集体讨论,公开“诊断’获得知识、方法,往往会给学

6、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学习中错误的重现率就会下降,教学也就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碱与盐反应吋,教师写出了以下式子,Cu(Oil)2+CaC03,问学生反应能否发生,学生根据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做出结论,能发生,教师趁热打铁,进行了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了,碱与盐反应时,两两必须是可溶的。三、特点是“动”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应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因此,“动”是探究性学习的最显著特点。(1)督导学生查阅资料,调动学生查阅资料,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的

7、能力,在学习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读、看、思、析等各种学习器官都得以充分调动,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了学习S(2)引领学生亲身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学生亲身实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C02—课题时,教师给出了很多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亲自实验、讨论、最后确定装置和药品,通过实验得出,实验室应使用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为合适。此反应速率适中,易于收集,通过实验,学生真正领悟到“亲手做一做,真理就

8、在身边”。(3)激发学生课堂争论,在学习屮,有的知识内容书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通过学生己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互帮互学,则能达到目的,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五、重点是“思”“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必冇思,“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要获取知识,思索是必然的,只有通过思索,才能使认识得到深化,思维得到发展,探究得到深入思”贯穿在探究性学习的始终,在“思”的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