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专题讨论.ppt

学困生专题讨论.ppt

ID:52610344

大小:2.02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4-11

学困生专题讨论.ppt_第1页
学困生专题讨论.ppt_第2页
学困生专题讨论.ppt_第3页
学困生专题讨论.ppt_第4页
学困生专题讨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困生专题讨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为“学困生”点燃希望“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案例刘俊龙同学,九岁,三年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外婆对他管理不严,所以他经常对自己放松,不喜欢和同学一起玩,课外活动总是一个人。他自认为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讨厌他。了解到他在其它学科上的学习兴趣也很差,上课的时候经常不知道在做什么,所以数学课上似乎也养成了不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既不说话也不学习,经常做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好像老师们并不在乎他们在做什么事情。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1自卑心理2孤僻心理3叛逆心理4

2、焦虑心理5惰性心理6厌学心理自卑心理缺乏自信,遇事畏缩,学习缺乏动力。认为自己天生比别人笨。孤僻心理孤单失群,沦为班级“边缘人”。不原与人交流。叛逆心理对学习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不听讲,爱搞小动作。焦虑心理对教师家长同学猜忌,处处戒备,自我封闭,情绪波动惰性心理做事没什么动力,安于现状,自暴自弃,没有上进心。厌学心理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敷衍了事,不愿意学习甚至逃学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呢?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社会因素:1.来自社会的困扰(“竞争力增强,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如:枪杀、盗窃、拐骗)2.社会上的一

3、些不正确认识(“金钱万能”“读书无用论”“只有关系才能找到工作”)3.垃圾文化的侵蚀(“网吧游戏厅的不良诱惑”“不健康的书籍”)看看这些孩子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粗暴;娇宠溺爱=无心求学)2.家庭结构影响(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父母关系不和,家庭变故使孩子身心受挫)3.家长观念.(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放任自流。家庭经济困难,无形放松对孩子的要求)4家长不良的生活习惯(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学校因素:1学业压力(“升学率影响学校办学理念”学校评价单一:“应试教育”2考试的负担(害怕考差,被批评,被同学嘲笑)3同学间

4、的竞争(“长期在学习上不如别人导致自卑”)4教师教育方法的原因(教学失衡,教学不管学困生是否已经听懂,一味灌输、填鸭式教学)5班级管理不当(专制、教学偏见,以成绩论英雄,差别对待)个体因素1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慢)2学生的自我概念差异(自我评价低,自我接受的程度低)3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坚强的学习意志,禁不住外界诱惑)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学习热情,但不能坚持;依赖等习惯;方法不当,机械,零散,无序,无法形成知识体系。)5人际关系障碍(师生、同伴关系不合)三缓解“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5、(一)正确对待“学困生”,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1.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2.表扬和激励(例:1学生背错课文,答错问题时。2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时。)(二)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1.课堂上亲切,大方,友好即幽默风趣2.课下有计划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看法,要求(三)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动机1.使用情境式,趣味式,参与等方法2.营造适当的竞争环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3.培养自主意识,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四)加强家庭教育,缓解“学困生”不良情绪(与家长沟通对话)(五)净化社会环境,清除“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污染源(六)

6、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缓解要“反复抓,抓反复”(七)教师自己有效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