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

ID:52634348

大小:8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9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_第1页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_第2页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_第3页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_第4页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探讨话语伦理学是哲学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它试图在克服康德的道德哲学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先验语义学批判,找到达成道德共识的程序,以此来确立现代道德规范的客观有效性。但是,维尔默不满意于这种话语伦理学,而是紧紧抓住话语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之一,即真理共识论,展开了对话语伦理学的内在批判。这一批判断定真理共识论不仅会使话语伦理陷入基础主义样式之中,又会使它无法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做出清楚的区分,因而,话语伦理学依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维尔默(AlbrechtWellmer)是法兰克

2、福学派第二代与第三代之间的过渡性人物,批判理论第二期发展与第三期发展之间的中介人物。维尔默与话语伦理学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坦承,话语伦理学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既是其政治伦理学的思想资源,又是他所批判的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关键环节。但是,也可以看到,维尔默的批判,曾促使哈贝马斯不断地修正其语用学立场。此外,维尔默对道德与法律的区分,也促使哈贝马斯在《事实与价值》中,重构作为伦理学和法学共同基础的话语理论。我们可以初步断定,维尔默的政治伦理学一方面依然坚持话语伦理学的基本立场,并承认话语伦理学对当代规范伦

3、理学的重要贡献,例如,话语伦理学对现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批判、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以及在主体间性的语言哲学范式中重构道德判断的有效性,等等;但另一方面,他并不相信话语伦理学能够实现其理论抱负,即克服康德道德哲学的形式主义缺陷。维尔默明确指出,话语伦理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即真理共识论,使话语伦理学有时“过于康徳”(话语伦理陷入基础主义样式之中),有时又“不够康德”(无法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做出清楚的区分)。若想要克服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内在困境,话语伦理学就必须对阿佩尔和哈贝马斯做进一步的内在重构。那么,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做了哪些内

4、在重构?以及这些重构到底如何?从《伦理学与对话》和《决胜局:不可和解的现代性》等著作中可以发现,维尔默对话语伦理学的批判和重构,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即真理共识论批判、最终论证要求批判、话语伦理学基本原则(尤其是U原则)重构、有效性要求批判性反思,而最关键的步骤是对话语伦理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即真理共识论批判。由此,本文将重点考察:真理共识论之于话语伦理学的理论意义何在?维尔默为什么断言它使得话语伦理学不能完成其理论任务?一种能够弥补真理共识论之不足的理论将是什么?话语伦理学如何解决道德有效性问题话语伦理学(Diskurset

5、hik)是由当代德国哲学家阿佩尔最先提出、由哈贝马斯系统论证的一种规范伦理学,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现代道德的规范有效性问题。该理论认为,伦理学就是要为一个时代提供有效的行为规范;而在后形而上学时代,为现代道德提供范型的康德的道德哲学已经失去了规范有效性。因此,要解决道德的规范有效性问题,就必须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对康德的道德哲学进行批判和超越。这就是话语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实际上,自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责康徳的道徳哲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空洞性以来,当代大多数道德哲学家都追随黑格尔的脚步,一方面指责康德的道德哲学之形式

6、主义倾向,另i方面又努力超越康德而构建-•种准康德主义的伦理学。哪怕是英美的规则功利主义伦理学,虽然并不步黑格尔的后尘,但几乎也是在做同样的工作。可以说,话语伦理学所做的这一工作,一直是自费希特以来后康德主义都在做的工作。然而,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在对康德进行批判和超越时,与所有其他伦理学不同的地方至少有三点:一是他坚持所谓的后形而上学立场,即放弃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最终奠基;二是坚持阿佩尔提出的超验语用学论证,将语言哲学引入伦理学;三是不将行动理解为单一主体的行动,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交往行为。这可以称为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

7、的三个转向:后形而上学转向、语言哲学转向和交往行为转向。前两个转向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语言哲学转向,也就不会完成后形而上学转向。因为哈贝马斯将“话语伦理原则"(diskursethischerGrundsat乙简称为D原则)表述为:一个规范,只有当它能取得所有实践话语的参与者(作为利害相关者)的同意,才能宣称是有效的。这就明显地改变了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问题:单一意志自由的个体如何行动才能使其行动准则具有普遍有效性。哈贝马斯要证明,一个规范如何能够在相互对话中取得一致。如果能够就规范取得一致,那么这个规范就具有了有效性

8、;道德规范有效性等同于在实践话语中所有参与者的“值得同意性”。据此,话语伦理学就将康徳的定言式命令的可普遍化原则,解读成在实践话语中的共识形成过程。话语伦理学主张:第一,规范的普遍有效性,不在于单个主体的意志自由,而在于主体间性的交往理性;检验一个规则是否具有普遍有效性,其基础也不是单个行动者的自由意志,而是只有在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