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跑说课稿.doc

接力跑说课稿.doc

ID:52711171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9

上传者:zhudonglian2000
接力跑说课稿.doc_第1页
接力跑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接力跑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接力跑说课稿说课教师:林芳洲一.教学理念: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在公元前6世纪,在埃多斯山涯上刻下了这样的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增进人的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跑作为锻炼身体活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论年龄,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是古代或是现代还是将来,都是有恒不变的主题。所以为了你的健康、美丽和聪明,跑步吧!二.教材分析接力跑是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和培养快速奔跑能力的有效手段,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注意精神。接力跑的教学,在提高快速跑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快跑中传递接棒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思维性的训练。正式比赛的接力跑有4*100米,4*400米。在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中,有不同形式的接力跑,如不同距离的团体接力赛,异程接力、男女混合接力,返程接力、迎面接力等项目。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中学生,由于在初中生具有好懂,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但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我采取了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学习不同接力跑的技术知识,了解各种接力跑的特点;2.了解练习不同接力跑基本方法,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接力跑的基本技术,通过游戏竞争提高快速跑能力;3.在游戏与娱乐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五.教学方法与措施1.分组练习和自组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2.组织小组间接力赛,增加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易犯错误:起动标志不准确:伸臂过早,传接棒不准。纠正方法:初步确定起跑标志后,根据传接棒同学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调整,可在起跑处放小纸团作为标志物,未听到信号,一般不做伸臂接棒准备,熟练后可不采用信号,明确传接棒时机和方式,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无误。六.教学流程(一)导入部分(10’) 1.课堂常规:(2’)①集合整队,清点人数②师生问好③宣布本节课的内容④安排见习生2.慢跑(3)3.徒手操(5)让学生慢跑和做徒手操的目的的让学生身体预热,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健身操来提升身体兴奋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二)主要部分(30’)1.教师讲解示范传、接棒技术下压式、上挑式要点:接棒人将接棒手臂向后伸直,四指并拢,掌心向上,虎口张开,传棒人将传棒的前端由上而下地压入接棒人的手中。接棒人将接棒手臂向后伸出,掌心向后,虎口张开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手中。2.分组练习3.圆周接力跑游戏(3)结束部分(5’)1.放松练习(3’)通过慢跑,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2.总结(2’)对同学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进行总结,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指正,对好同学进行表演,对其他同学提出进一步要求和鼓励,使具有信心学好接下来的教学内容。3.下课,收回器材。七.教学评价学生完成本次课的学习过程中,能有90%的学生能掌握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体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心里和生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的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同时,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忙,有团队意识、责任感,在教学得到充分落实。八.本课预计:1.目标达到效果较好2.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平均心率在120-140左右3.社会交往活动目标达到水平四4.运动密度在40-42%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