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doc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doc

ID:52712819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doc_第1页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doc_第2页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奶牛乳房炎的实验室诊断及综合防治摘要: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变化。常见的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化脓杆菌等。当乳房皮肤和乳头破损或常期受到病菌污染而没有及时消毒处理时,病菌便侵入乳腺组织,引起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导致乳汁性状品质异常。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下面对乳房炎的诊断和防治经验进行了概述。关键词:乳房炎,诊断,预防,防治,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生产中的发病率高达40%,是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

2、此,防治此病尤为重要。我就自己学习和查阅的防治乳房炎的知识加以归纳,报告如下。1、发病原因在乳房炎隐性感染阶段,奶牛乳房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其腺体组织上皮轻度水肿、充血,白细胞从微血管内游离到乳腺腔内吞噬致病菌,使乳汁中含大量的白细胞。奶牛营养状况良好时,机体可通过自身的抵抗力和泌乳功能净化乳房内的病原微生物。奶牛抵抗力下降时,乳房受感染的机会增多、感染的程度加重,潜在的炎症会转化为临床症状。1.1 自身因素1.1.1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奶牛体质减弱,免疫力下降。老龄奶牛乳房在挤奶过程中长期受压,造成乳头、乳管机械性损伤,乳头括约肌机能

3、衰退,导致乳头闭合不严、松弛,引起病原微生物入侵。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1.1.2 胎次 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随奶年胎次的增加而增高。同一泌乳期,不同胎次间的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产第1胎的奶牛相对产奶量低,乳房负担轻,与病原菌的接触时间短,其乳区阳性率低。产第4、5胎牛,产奶量增加,乳房负担加重,病原菌繁殖增多,乳区阳性率增大。到了6、7胎,牛的淘汰率逐渐提高,部分有问题的牛会被淘汰,此时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降低。1.1.3泌乳月 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随泌乳月的增加而升高。挤奶时间长,致病菌的入侵机会就增多,造成隐性乳

4、房炎发生率升高。1.1.4 乳区 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可能与乳房指数、环境管理、挤奶操作及程序等因素有关。1.1.5 体型 体型性状(尤其是乳房性状)可作为选育奶牛的遗传标记。后乳房较高、附着较牢固,乳头位置紧密(前、后乳头)体型的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相对较低。[1]1.2 营养因素 对高产奶牛而言,高能量、高蛋白的日粮有利于保持和提高产奶量,但同时这类日粮也增加了乳房的负担,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炎症发生时,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升高,同时有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类激素的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促进糖异生,抑制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体内

5、糖元消耗,外周脂肪组织被动用。感染会使尿中的维生素A丢失增加,同时导致维生素C、维生素B1、烟酸和核黄素(维生素B2)消耗增加。另外,致病因素和肌上皮细胞分泌的毒素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促进微量元素的利用,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因此应适当提高日粮营养物质的浓度,以增强机体抵抗力。[6]1.3病原微生物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根据病原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可分为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后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临床病例中,链球菌

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2]1.4环境因素1.4.1 季节 高温季节奶牛食欲减退,机体抗病力减弱,处于热应激状态,这是导致隐性乳房炎的重要因素。随外界温度升高,奶牛患乳房炎的机会增加。1.4.2 卫生状况 环境状况不良可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这是引起隐性乳房炎的重要原因。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措施。1.4.3 外界刺激 人、牛、挤奶设备之间的长期配合形成了挤奶定势。改变这种定势对牛来说就是形成一个应激原。长期的应激可使乳房的抗病力降低。有报道表明,奶牛在应激状态下,白细胞的吞噬力可下60%~98%,在这种情况下乳房容

7、易感染。1.5 管理因素1.5.1 挤奶操作 良好的挤乳操作规程是预防隐性乳房炎的重要措施。挤奶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1.5.2 产犊期护理 奶牛产前要适时停乳。乳房剧烈膨胀的应减少多汁饲料及精料的喂量;母牛产后要及时清除恶露,并消毒尾根及外阴部,同时要及时挤出初乳。产犊前7~10d母牛乳头每天进行一次药浴。乳房水肿时要控制食盐喂量,水肿没有消失前不能使用机器榨乳。[3]1.5.3 牛群管理 严防乳房受外伤和冻伤,如发现奶牛乳房受伤,必须及时处理,以免不必要的感染。育成牛中,有偷吮乳头恶癖的,应从牛群中挑出或带笼头。新调入的奶牛要隔离观察,确认

8、无病的才能合群。及时隔离病牛,同时采取治疗措施。犊牛期,去角可避免打斗时划伤乳房。牛只进出的门要留有足够的宽度,地面和牛床不应太光滑,哄赶时要慢,避免拥挤和滑倒。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