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中常用仪器操作流程.doc

仪器分析中常用仪器操作流程.doc

ID:52779430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仪器分析中常用仪器操作流程.doc_第1页
仪器分析中常用仪器操作流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中常用仪器操作流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1.预热仪器。为使测定稳定,将电源开关打开,使仪器预热20min,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要连续光照。预热仪器时和在不测定时应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2.选定波长。根据实验要求,转动波长调节器,使指针指示所需要的单色光波长。3.固定灵敏度档。根据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情况,为使吸光度读数为0.2-0.7,选择合适的灵敏度。为此,旋动灵敏度档,使其固定于某一档,在实验过程中不再变动。一般测量固定在“1”档。4.调节“0”点。轻轻旋动调“0”电位器,使读数表头指针恰好位于透光度为“0”

2、处(此时,比色皿暗箱盖是打开的,光路被切断,光电管不受光照)。5.调节T=100%。将盛蒸馏水(或空白溶液或纯溶剂)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第一格内,有色溶液放在其它格内,把比色皿暗箱盖子轻轻盖上,转动光量调节器,使透光度T=100%,即表头指针恰好指在T=100%处。6.测定。轻轻拉动比色皿座架拉杆,使有色溶液进入光路,此时表头指针所示为该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读数后,打开比色皿暗箱盖。7.关机。实验完毕,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并将比色皿座架及暗箱用软纸擦净。注意事项:1.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测定时必

3、须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2.比色皿的使用方法:①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②清洗比色皿时,一般先用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如比色皿被有机物沾污,可用盐酸-乙醇混合洗涤液(1∶2)浸泡片刻,再用水冲洗。不能用碱溶液或氧化性强的洗涤液洗比色皿,以免损坏。也不能用毛刷清洗比色皿,以免损伤它的透光面。每次做完实验时,应立即洗净比色皿。③比色皿外壁的水用擦镜纸或细软的吸水纸吸干,以保护透光面。④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洗比色皿内

4、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另外,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小测量误差。⑤在实际分析工作中,通常根据溶液浓度的不同,选用液槽厚度不同的比色皿,使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0.2~0.7。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步骤1.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置使用波长。仪器预热20分钟。2.打开试样室盖(光门自动关闭),调节“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过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100.0”

5、。3.如果显示不到“100.0”,则可适当增加微电流放大器的倍率档数,但尽可能倍率置低档使用,这样仪器将有更高的稳定性。但改变倍率后必须按步骤2重新校正“00.0”和“100%”。4.预热后,按步骤2连续几次调整“00.0”和“100%”,仪器即可进行测定工作。5、吸光度A的测量:按步骤2调整仪器的“00.0”和“100%”,将选择开置于“A”,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000”,然后将被测样品移入光路,显示值即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度的值。6.浓度C的测量:选择开关由“A”旋置“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

6、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即可读出被测样品的浓度值。7.如果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时,在调整“0.00”和“100%”后稍等片刻(因光能量变化急剧,光电管受光后响应缓慢,需一段光响应平衡时间),当稳定后,重新调整“00.0”和“100%”即可工作。7230G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1.开机,仪器显示"F7230"。2.按"CLEAR"键,仪器显示"YEA"。3.按"0%"键,仪器显示"00-00"。4.调节波长旋钮使波长移到所需之处。5.四个比色皿,其中一个放入参比试样,其余三个

7、放入待测试样,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池内的比色皿架中,夹子夹紧,盖上样品池盖。6.将参比试样推入光路,按"MODE"键,使显示(T)状态或按"100%"键,至显示"T100.0"或"A0.000"。8.打开样品池盖,按"0%"键,显示"T0.0"或"AE1"。9.然后将待测试样推入光路,显示试样的(T)值或A值。*如果要想将待测试样的数据记录下来,只要按"PRINT"键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