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pdf

重症医学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pdf

ID:52948676

大小:183.4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重症医学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pdf_第1页
重症医学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医药2015年4月第37卷第8期HebeiMedicalJournal,2015.Vol37AprNo.81249PAE引起的院内感染,监测抗菌药物对黏液型PAE的4叶晓涛,张旭.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96-2198.耐药性变化,及时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5AlemieGA.Explorationofheahhcareworkers~erceptionsonoccupation/指导临床用药。临床医师在治疗黏液型PAE引起的riskofHIVtransmissi

2、onattheUniversityofGondarHospital,Northwest感染时,应根据病原菌特点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Ethiopia.BMCResNotes,2012,5:704.6朱伟斌,胡艳立,龙跃兵。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菌药物。另外,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性.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96-98,108.治疗3—4d后即可能发生耐药,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7袁晨燕,韩勃,陈建明,等.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形成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612163.中,应随时监测抗

3、生素的敏感性变化,调整治疗方案,8徐笑洋,邱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提高治疗效果。2012,33:1509—1513.9吴娟,胡昌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海南医学,2012,参考文献12·93-94.1高巧营,吴尚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中国10王文敏,徐志豪.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及治疗对策研感染控制杂志,2011,10:158.160.究进展.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103—108.2赵群莉,杨彩虹.老年社区感染的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药敏结11王胜,陈素梅,刘东声

4、,等.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及对策.果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37-38.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1.1942.3艾根伟.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茵的I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中国(收稿日期:2O14—10—23)实用医刊,2013。40:88,89.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8.049·药物研究·重症医学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马立宗【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病原茵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l2月重症医学科

5、病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14株病原茵,用DL-96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314株病原茵中,革兰阳性球菌45株(14.3%),革兰阴性杆菌244株(77.7%)。主要的非念珠菌病原茵为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茵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55.0%。结论重症医学科病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茵为主,肺炎克雷伯茵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动态监测病原菌流行株及其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病原

6、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86(2015)08—1249—02重症医学科收住的病人往往是本院急、危重患者,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血培养瓶(法国梅里埃公本研究对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的病原司);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中国篮琼脂。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旨在为重症医学1.3细菌的培养、鉴定常规标本细菌分离培养参照科病房抗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血培养需1材料与方法无菌采集8—10ml全血注人每一血培养瓶中,每一患1.1菌株来源2013

7、年1月113至l2月21t3红河者至少采集两套共4瓶(需氧、厌氧各2瓶),轻微摇州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住院患者送检的匀,置Bactec/Alert3D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生长1240份临床各类标本(痰液、尿液、血液、穿刺液等)细菌时仪器自动报警。阳性标本涂片染色并转种血琼中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314株,同一患者相同部位同脂平板、中国兰平板、巧克力平板,35℃、5%CO:培养一病原菌取首次分离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箱过夜培养。导管尖端培养需在羊血琼脂平板上滚动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布满平板,将平

8、板置5%CO35℃培养18~24h。菌ATCC27853,均购自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1.4药敏试验用DL-96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菌1.2试剂与仪器采用珠海迪尔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