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

ID:52965374

大小:540.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4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_第1页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_第2页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_第3页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_第4页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5年9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ep.2005第23卷第3期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ournalofHainanUniversityVo.l23No.3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蒋顺才,蒋永明(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学院,湖南长沙410005)[摘要]中国IPO抑价率远远高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抑价率水平,难以从传统的IPO抑价理论中得到解释。中国A股发行制度的变化,无论是发行审核制度的演进,还是发行方式的创新,以及发行定价机制的反复

2、,都直接影响了IPO抑价率。ANOVA分析结果表明,发行制度的变化是影响我国A股IPO抑价率的主要因素,而且随着相关制度的逐步完善,监管层通过降低IPO抑价率,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关键词]IPO抑价率;发行制度;制度变迁[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710(2005)03-0337-08一、研究回顾新股发行抑价(IntialPublicOfferingUnderpricing),是指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定价较低,而在

3、股票首日上市交易时价格较高,投资者认购新股能够获得超额报酬率的一种现象。TimLoughran,JayR.Ri-t[1]ter和KristianRydqvist(1995)曾经通过1995年以前不同学者对IPO的抑价研究做过回顾,表明新股发行的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地的证券市场都普遍存在,他的回顾涉及25个国家,15790个IPO样本,结果显示这25个国家的平均抑价率为29.8%,其中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韩国以及巴西等)的IPO抑价率较高(70%~80%),但我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率平均超过15

4、0%甚至更多,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参见陈[2][3][4][5]工孟、高宁(2000),王莉(2001),蒋顺才(2004)以及JingChi和CarolPadgett(2005)等)。IPO抑价现象的长期普遍存在,难以用传统的财务理论来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金融工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多种假说以期解释IPO抑价现象。[6]其中,从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来解释该现象占主流地位。Rock(1986)提出了赢者诅咒假设(Win-nersCurse

5、Hypothesis),他认为,为了吸引非知情投资者参与认购,新股发行不得不低定价,低到足以弥补非知情者由于逆向选择而造成的损失,Rock还据此进一步假设,如果考虑中签率和认购成本,那么非知[7]情投资者应获得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Hughes和Thakor(1992)提出了在均衡信息条件下的避免法律诉讼假说(theLawsuitAvoidanceHypothesis),他们指出发行人(或者承销商)通过IPO抑价,可以减少其法[8]律责任。Baron(1982)对IPO抑价提供了基于代理理论的解释

6、,他的理论是假设发行者处于信息劣势,但这是相对于其承销商而不是相对于投资者而言的,为使承销商投入必要的努力销售股票,发行者最好[9]允许一些低定价行为,因为发行者不能不计成本地监控承销商。Loughran和Ritter(2004)进一步研究了承销商和发行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认为如果承销商有权决定股票配售,这种决定将不会自动服务于发行公司的最大利益,必要时,承销商可能故意低定价发行,将更多的钱搁置起来,然后将这些股票配售给买方客户,并以造福买方客户换取客户的相关条件。部分学者还从IPO配售方式及

7、其股票交易方式[收稿日期]2005-04-26[作者简介]蒋顺才(1968-),男,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和证券金融。3372005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10]上寻求对IPO抑价的解释,Stoughton和Zechner(1998)证明,承销商需要通过IPO抑价来产生购买股票的动力,在散户投资者面前创造积极的外在形象,但相对散户投资者来讲,机构投资者在IPO配售中往

8、[11]往受到了优待,Aggarwal、Prabhala和Puri(2002)通过对69个英国公司的IPO案例研究发现,股票配售对象越广泛(而不是只配售给几个大股东),企业创始人(Entrepreneur)在IPO后的控制力就越强,越难以被公司驱离(oustfromthecompany),他们还发现,董事比其他投资者的持股更长久,也许是他们力图维持对公司的控制。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上IPO抑价问题的研究,从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都认为我国IPO市[12]场存在较为严重的新股抑价现象,并试图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