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

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

ID:52994213

大小:3.73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04-09

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_第1页
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_第2页
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_第3页
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_第4页
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北京风宜科技有限公司呼津华2016年07月主要内容1.边界层内风能资源基础知识简介2.IEC标准风况3.测风数据分析4.风电项目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的关注点风宜科技1.1大气边界层概述大气边界层:是大气与下垫面在小于一天的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层次,基本特征表现为大气边界层内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大气边界层的厚度(h)差异很大,不稳定时(如晴天午后)可达1~2km;而稳定时(如夜间地面强烈冷却时)可能只有100m的量级。风宜科技1.1大气边界层概述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昼夜演变示意图风宜科技1.1大气边界层概述实测

2、全边界层风廓线(实测-虚线;理论-实线)(a)中性(b)稳定风宜科技源自:吴祖常、李大山,全边界层风速廓线规律1.1大气边界层概述不稳定大气实测边界层风廓线(a)全边界层(b)近地层源自:吴祖常、李大山,全边界层风速廓线规律风宜科技1.2近地层的风切变近地层(摩擦层和惯性层的统称)近地层内的风速变化的观测和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应用。通常认为近地层内动量通量、热量通量、水汽通量和风向随高度变化较小。近地层内最明显的即是风切变:风速随高度的变化。风切变是现代风电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就小范围的局地而言,

3、地形、地表粗糙度、摩擦速度、大气稳定性是决定近地层风廓线的四种主要因子。风宜科技1.2近地层的风切变对数风廓线指数风廓线uz-dz*0uuuln1kzz01u为z高度处的水平风速;u为z高度处的水平风速,k即卡门常数,常值为0.4;u1为z1高度处的风速,u*为摩擦速度;α为风切变指数。D0为零平面位移,常略去。z0为风速为0的高度(也称下垫更方便实用,可用于中性,也可面的粗糙度)。用于非中性,且常用到近地层以上。动力学基础理论上完整的精度严格而言α应与高度有关,是经较高的中性风廓线验性的表述,尚不能在流

4、体力学中表达。风宜科技1.2近地层的风切变典型下垫面的粗糙度地表覆盖粗糙度(m)冰面10-5~10-4平静的海10-4雪面10-3短草(3cm)10-2长草(60cm)0.05城镇郊区0.4城市、森林1大城市中心、丘陵区1~3摘自:赵鸣,《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实际模式中,每个网格点赋予一个地面粗糙度值——有效地面粗糙度风宜科技1.3全边界层的风切变大量研究表明,近地层一般约80~100余米高,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进步,现代高耸建筑工程技术已延伸到近地层之上的Ekman层。目前常把200~300米以下的气层称作塔层。风电工程技术也

5、已延伸到塔层高度。在近地层以上的塔层内,除地形、地表粗糙度、摩擦速度、大气稳定性这四个影响因子外,地转偏向力、大气斜压性、水平风剪切这三种因素的对风廓线的影响增大。考虑较大山体(相对高差300米以上)的影响,简单以近地层对数律描述风廓线,已不再适应工程发展的要求。由于影响因子增加,塔层内的风切变更加复杂。风宜科技1.3全边界层的风切变LMO为Monin-Obukhov长度,是表示大气稳定度的;h为边界层顶高;d为与夹卷层有关的经验系数(有取为0.8的);LMBL是Ekman层中的一种混合长度(一般地认为在Ekman层中是常数)

6、。风宜科技1.3全边界层的风切变丹麦Høvsøre测风塔2004-3-15~2005-11-2410、40、60、80、100、120和160m高度实测风结果(30°~90°扇区)与公式拟合From:Sven-ErikGryningetal.,Ontheextensionofthewindprofileoverhomogeneousterrainbeyondthesurfaceboundarylayer风宜科技1.3全边界层的风切变德国Hamburg电视塔50、110、175和250m高度及附近一12m高的测风塔2003年一整

7、年的实测风结果(225°~330°扇区)与公式拟合From:S-EGryningetal.,Thewindprofileupto300metersoverflatterrain,TheScienceofMakingTorquefromWind风宜科技1.4大气边界层湍流湍流可以想象成是涡旋的不规则运动组成。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的时空尺度变化巨大:最大的涡旋尺度相当于边界层的厚度,直径100m—3000m;最小的涡旋量级只几毫米。大涡包络小涡,小涡中还有更小的涡。大涡的能量传给小涡,小涡传给更小的涡,直到被分子粘性耗散掉。风宜科技1

8、.4大气边界层湍流关于湍流的两句名言:WernerKarlHeisenberg(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我要带两个问题去问上帝,一个是量子力学,一个是湍流,估计第一个问题上帝是有答案的。气象学家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一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引起美国德克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