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ID:5299627

大小:214.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_第1页
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l9期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毛振荣许猛z(江苏省铜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铜I【J221100;铜山县房村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摘要介绍了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的生育特性,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水稻;塑盘中苗抛栽;生育特性;配套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0)19—0068一O1徐『J1f、f地区粮食种植制度为稻一麦两熟,收种季节紧,农表现突出,产量分别为8265、8085kg/hm2,比对照镇稻活集中;加之近

2、几年轻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种田的为年老99产量7590kg/hm分别增产675、495kg/hm2。因茬口不同者和妇女居多。长期以来,移栽水稻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栽选用品种也不一样,大蒜茬宜选用生育期在145d左右的中插期往往拖延20多天,错过最佳的温光资源,水稻产量长熟中稻品种,小麦茬宜选用生育期在135~140d的早熟中粳期徘徊不前。为解决上述矛盾,从2O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品种。引进小苗抛秧技术,但是由于徐州地区多为丘陵,田块不平2.2根据不同抛栽期.培育适龄壮秧整,小苗抛秧容易干旱和漂秧,难以立苗。经过多年的摸索近年来

3、的实践表明,秧龄期的长短与秧苗素质、抛秧质改进,20o8年在推广机插秧的同时开始示范中苗抛秧,既解量、产量有密切关系。一是秧龄期与秧苗素质的关系。据决了小苗漂秧的问题,又取得了较高产量。2008年秧龄期试验,秧龄期18、20、22、25、28d,苗高分别为1塑盘中菌抛栽的生育特性10-8、11.6、13.1、15.3、18.8cm,叶龄分别为3.3、3.5、3.9⋯44一是返青早、生育进程快,全生育期缩短。抛栽的秧苗4.9叶。秧龄在18~22d的叶色较绿,秧龄28d的叶色发黄,相对手栽秧较小,抛时植伤较轻,秧苗基本上无落黄现象

4、。出现脱肥现象。试验证明:秧龄过长、秧苗瘦弱、苗脚高、叶据观察6月l2一l4日抛栽,抛后3d基本扎根,第4天长出色发黄素质差,秧龄28d的还出现串秧根现象。二是秧龄期新叶。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加快。据徐庄镇太平村调查,盐粳与抛秧质量的关系。据田间观察,秧龄期过长,抛秧难度就93538品种5月24日播种,6月13日抛栽,8月13日齐穗,大。串秧根不好抛,抛不匀;抛后不易立苗,秧龄愈短,立苗9月24日成熟,全生育期123d。抛栽从播种至齐穗83d,比愈早,秧龄愈长立苗愈晚。据调查,当秧龄期为20d时,抛后手栽缩短8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

5、10d左右。二是分蘖起步3d全部立苗。三是秧龄期与产量的关系。据试验,秧龄20、早,群体高峰苗数足【1]。据系统观察记载,抛秧时的秧苗好,22、25、28d,产量分别为87515、8520、8310、7590kg/hm2,单株叶龄3.9叶,秧龄21d,株高12.4cm,单株总根数11.2以秧龄期为20d的产量最高,秧龄期28d的产量最低。由条,抛到大田后,由于返青快,叶龄4.8叶时开始分蘖,比手此可见,相同条件下,秧龄期越长,减产幅度越大。综上所述,栽秧提早4~5d,抛后10d分蘖增加90万个/hm,分蘖速度铜山县抛秧最佳秧龄

6、期为18~20d,叶龄控制在3.5~4.0叶。比手栽增加1倍,抛后18d总苗数达到427.5万根/hm,比解决秧龄期过长的方法,一是确定最佳播期。最佳播期大蒜手栽秧提早4d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抛后31d,叶龄为11.3茬5月28日至6月2日抛秧,播期为5月10一l5日,小麦叶,高峰苗数687万根/hm,与手栽秧相比高峰苗增加111茬6月10一l5日抛秧,播期为5月2O一22日。二是适当降万根/hm,出现时间上基本相同,时期上提早1个叶位,据低播种量。据田间调查,每盘用种量5O~60g,每孔播3-4粒调查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抛秧稻

7、成穗数比手插秧多45种子有利培育壮秧,若播量过大,每穴苗数过多,秧苗瘦弱万~75万穗~/hm2o三是根系发达,根量集中分布在土表层。据不壮;用种量过小,空穴率增加,秧盘利用率降低。三是施用考察,抛秧稻的根主要集中在0~8cm,占总根量的74%,由旱秧绿培育矮壮秧。据试验,用淮安旱秧绿育秧专用肥进行于其根系浅,在群体大、烤田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根倒。四拌种育苗,秧苗矮而壮,可使苗高控制在15~20cm高,单株是穗数增加,粒数减少。据测定,盐粳93538抛秧成穗492根量增加1.5-2.0条。万穗,hm2,每穗实粒数80.2粒,干

8、粒重24_3g,与手栽相比,2.3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最佳抛秧密度穗数增5l万穗,hm2,穗实粒数减4.2粒,干粒重增0.6g。因实践证明,合理的抛秧密度和高标准的抛秧质量是抛此,抛秧稻要获得高产,必须在获得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秧成功的保证。据密度试验,凡是分蘖强的大穗型品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