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

ID:53014001

大小:367.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2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_第1页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_第2页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_第3页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_第4页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1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_14N0.12015年3月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r.2015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俞香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要:韩愈对“众乐乐”的牡丹、芍药等都缺乏浓厚兴趣。他超然于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花木“比德”方式之外,对花木移情保持着理性与克制。韩愈的花木观念根植于他的“道统”意识、儒学实践。韩愈“独乐乐”于“高⋯‘大”的花木以及“人弃我取”的花木,他的“盆池”审美、李花描写、杏花描写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

2、虽然对花卉审美“不以为意”,然而却“无意而工”。关键词:韩愈;花木;审美;意义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116(2015)一01-0001—05TraitsandMeaningsofHANYu’SAestheticsofFlowersandTreesYUXiang—shun(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NanjingNormalUniversity,210097,P.R.China)Abstract:HanYuwasnotkeenlyinterestedintreepeonyand

3、Chineseherbaceouspeonywhichwereappreciatedbymanypeople.Heheldhimselfalooffromcomparingone’SvirtuestoflowersandtreeslikeYuanZhenandBaiJuyi.Instead,hewasrationalandrestrainedaboutflowersandtreesempathy.HanYu’Sperceptionaboutflowersandtreeswasrootedinhisorthodoxawarenessandconfuc

4、ianistpractice.HanYuwasdeeplyinlovewithsomeflowersandtreeswhichweretallandabandonedbymostpeople.Hisappreciationofplantsinpots,anddescriptionaboutplumandapricothadaprofoundimpactonlatergenerations.EventhoughHanYuhadnever~cusedontheflowersaesthetic,hegotunexpectedachievementsint

5、hisfield.Keywords:HANYu;flowersandtrees;aesthetics;meaning唐诗发展至中唐,诗歌题材、艺术均产生了“新偶尔及之(南方典型花木更是少见),这与其他诗人变”。日本学者市川桃子发现了这一时期诗歌的一似乎颇异其趣。”确实,韩愈作品中的花木品类较个动向,在《中唐诗在唐诗之流中的位置——由樱少,描写简单,也不像自居易那样赋予植物以“比桃的描写方式来分析》一文中说:“⋯⋯中唐诗⋯⋯德”深意,然而,他拓宽了审美范围,其盆池题材与更关心具象的事物⋯‘自自居易、韩愈以降,⋯⋯普李花、杏花描写均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

6、响,仍有钩遍流行欣赏植物的风气。”⋯白居易是中唐这一风沉发覆之价值。气的典型,笔者对此已有专文讨论,本文则是针一、韩愈的花木审美态度:对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进行论述。若即若离、不以为意在中唐花木审美的热潮中,韩愈其实是比较特韩愈一生致力于攘斥佛老,以接续“道统”自殊的一位。朱国伟《论韩愈的感春诗》一文有提及:任,对花木审美的态度是若即若离、不以为意,不似“韩愈感春诗多北方树木花草,自然与其生长北方同时代的元稹、白居易那样投以热情。综观韩愈的有关,多写桃李、榆荚、梨、杏,而牡丹、芍药、蔷薇仅收稿日期:2014—10—20作者简介:俞香顺,博士,教

7、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文学。Email:35999170240@sohu.COB地址:210097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创作,其花木吟咏之作在数量上远逊于元、白。韩愈就是韩愈少有花木“比德”之作的原因。对“众乐乐”的牡丹、芍药等都缺乏浓厚兴趣;他超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云:“人禀七情,应物然于时俗以及元、白等人的花木“比德”方式之外;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元稹、自居易花木题材他对花木移情保持着理性与克制。韩愈的花木观念作品中的伤春与伤别、迁谪情绪复调交织,俯拾即根植于他的“道统”意识与儒学

8、实践。是。韩愈当然并不能完全“绝缘”于此,不过其作品中唐时期,游赏牡丹渐成风习,正如刘禹锡《赏中同时又有“意志与理性的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