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

ID:53071531

大小:401.1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6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3页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4页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4)doi:10.11838/s~c.20140403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师学珍,王增丽,冯浩(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以采自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基地的粉砂质黄绵土壤为试验用土,研究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粉碎秸秆与硫酸钙配施处理能显著增加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各评价指标与对照组(裸土)差异显著(P<0.05),同时该处理降低了土壤结构

2、的分形维数,有效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2)粉碎氨化秸秆以及与硫酸钙改良剂混合施用对提高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一定的迟效性;(3)在整个培养期内,长秸秆改良土壤结构作用缓慢,单施硫酸钙对黄绵土结构无明显改良作用,土壤结构分形维数与团聚体评价指标大于0.25的土壤团聚体结构含量(R0.25)、平均质量直径(WMD)、平均几何直径(GMD)各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总之,不同处理方式的秸秆施入土壤后,对原状土的扰动方式不尽相同;采用团聚体分形维数可定量描述土壤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关键词:麦秸;粉碎;氨化

3、;团聚体;分形维数;黄绵土中图分类号:S1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257(2014)04—0012—06土壤结构与土壤水分状况、土壤耕性、抗蚀性高价金属离子,可促进土壤黏粒与有机质结合,形等因素密切相关。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成稳定的土壤结构。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而团聚体含量与粒级分布对作物生长、土壤稳定性均言,单施无机土壤改良剂不能为作物提供养分,改有重要的影响¨J,研究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动态良土壤不全面。有研究表明,将工业固体废弃物变化及稳定性为改良土壤的主要内容之一3J。(脱硫石膏

4、)与有机物质混合配施后具有降低盐化改善土壤结构不仅与输入有机物总量有关,潮土的土壤容重和全盐量并能提高作物产量的还与有机物的组成和特征有关。有机物的组成和作用。特征不同,则形成的团聚体的稳定机制也不同J。鉴于以上研究现状,笔者对秸秆进行粉碎、氨秸秆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可再生、易获取的有机化处理,以使秸秆在土壤中分布均匀和降低秸秆物料,施人土壤能补充土壤有机质,调整土壤大C/N值。选取硫酸钙改良剂进行混合配施,以研究有机无机改良剂复合配施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通过团聚体与微团聚体比例,改善土壤结构,目前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秸

5、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结已成为改良土壤结构、维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之构的改良性能,旨在为最大效益发挥秸秆改良土壤一;然而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秸秆还田方式以直接效果提出理论依据。还田为主,秸秆分解较缓慢、易诱发病虫害及影响下茬作物生长等负面效应J。秸秆改良土壤效果在1材料与方法施入方式及深度、粉碎程度、碳氮比(C/N)等方1.1试验设计面得到了广泛研究,但未提出对应的具体实施供试土壤为粉砂壤质黄绵土,采自中国科学方案。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基地,有机碳含量无机土壤改良剂中富含的Ca、Al¨和Fe¨等1.74g·kg~

6、。采集0~20em土样,风干,过2mm筛备用。设置7个处理,即裸土(CK),单施收稿日期:2013—10—13;最后修订日期:2014—03—19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0503)。长秸秆土(L),单施粉碎秸秆土(P),粉碎秸秆作者简介:师学珍(1974一),女,山西晋中人,硕士,讲师,主与硫酸钙混施土(P+Ia),单施粉碎氨化秸秆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同为通讯作者。(PA),秸秆粉碎、氨化与硫酸钙混施土(PA+一l2一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4)Ia)及单施硫酸钙土(Ia)。供试秸秆为上

7、茬风干计算方法见参考文献[16]。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小麦秸秆,秸秆C/N值为94.73。无机土壤改(FD)计算采用杨培岭的方法¨。良剂选用硫酸钙(CaSO·2H0)试剂,纯度3lg(Wi/Wo)f1)FD=:一———一l_()99%,粉末状。g(d/d二一)、试验前将秸秆粉碎至1mm和20mm两个水式中,FD为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W为直平。秸秆氨化方法参考毛华明_1方法,以水溶液径

8、值为25/1)、4%的氢氧化钙(过量),溶液总质量最大粒级的平均直径,mm。为秸秆干质量的30%。以喷洒方式与秸秆混合均1.3数据处理及分析匀,再装入密闭塑料箱放人人工气候箱培养6d,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控制温度为35℃。L、P、P+Ia、PA、PA+Ia处理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土壤性状数值加入的秸秆质量占总质量的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