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科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六下科学科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ID:53125922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六下科学科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六下科学科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六下科学科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它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有很多用途。太阳光经过凸透镜时会会聚。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3、放大镜的使用方法:(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4、放大镜是一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大的装置,由镜柄和镜片组成。其镜片是透明的,中间比较厚,四周比较薄。5、放大镜的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

2、的图像的倍数也越大,观察到的视野也就越小。6、放大镜的特点:(1)中间厚(2)边缘薄(3)透明7、人们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透明水晶磨制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8、借助放大镜能观察到电视机或计算机屏幕画面由蓝、绿、红三种颜色组成。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他的脚的构造有关。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蝇的眼睛是复眼。每只复眼都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3、3、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4、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5、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的;蟋蟀、蝗虫的触角是丝状的;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天牛的触角是鞭状的;蚂蚁的触角是膝状的。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的多。7、蚜虫个体小,在嫩枝上吸食汁液,孤雌生殖;草蛉是蚜虫的天敌。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2、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

4、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3、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在显微镜下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4、制作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重新结晶后的晶体,比原来的要小。5、晶体的举例:食盐、白糖、碱面、雪花、钻石、水晶、柠檬酸、维生素C等。玻璃不是晶体。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图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是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2、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然后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

5、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再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固定。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镜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4、再后来,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工具的发展史: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他观察到树皮的细胞,它们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2、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

6、须薄而透明;若要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光学显微镜观察清楚。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4、显微镜调焦时,应先将镜筒降低,眼睛观察物镜,然后慢慢抬升镜筒眼睛观察目镜。5、观察时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6、在显微镜下我们能清楚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并可以看到在每个细胞中间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叫细胞核。7、洋葱表皮装片的工具与其用途:镊子——夹取实验材料、滴管——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放置标本、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烧杯——盛放液体、裁纸刀——切割洋葱、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第六课用显微镜观

7、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它来完成。它们的形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3、绿色植物的营养靠,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而他们制作营养的场所在植物叶细胞中的叶绿体里。4、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2、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有微生物繁殖。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4、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