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

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

ID:53235797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_第1页
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_第2页
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_第3页
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_第4页
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核医学仪器发展与展望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与展望作者:赵富宽【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摘要】Y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只能进行常规单光子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和双探头SPECT符合显像系统既能进行单光子显像,又能进行正电子符合显像,PET/CT系统的出现不仅提供高质量的衰减校正图像,保证了正电子显像校止数据的可靠性,而且能进行同机图像融合,提高了影像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简耍介绍了核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程,PET和PET/CT的原理以及在临床的应用。【关键词】单光子发射

2、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图像融合核医学又称原子(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耍方面。核医学的任务是用核技术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核医学诊断技术包括脏器显像、功能测定和体外放射免疫分析。在进行脏器显像和(或)功能测定时,医生根据检查目的,给病人口服或静脉注射某种放射性示踪剂,使之进入人体后参与体内特定器官组织的循环和代谢,并不断地放出射线。这样我们就可在体外用各种专用探测仪器追踪探查,以数字、图像、曲线或照片的形式

3、显示出病人体内脏器的形态和功能。核医学显像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无创伤性、安全(病人所受辐射剂量低于一次X线摄片所受剂量)、易于重复、结果准确、可靠,并能反映脏器的功能和代谢,因此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核素断层显像技术在研究人体脏器功能、代谢以及在分子水平的疾病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核医学影像设备通常分为探测单光子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分布的设备,如Y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

4、CT);探测发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分布的设备,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和带符合电路的SPECT(双探头或多探头)口,2]o1SPECT一提起影像学设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X线CT、血管造影机、MRI等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成像设备。的确,从1895年伦琴发明X射线到20世纪50年代,医学影像学在很长吋间内儿乎一直是放射影像学的天下。自1951年BenedictCassen发明同位素扫描仪并应用于肝脏和甲状腺核素检查,核素显像就加入到了影像学的行列,随

5、后乂出现了Y照相机,与核素扫描仪相比,Y相机的分辨率明显提高,而且能够完成动态显像。70年代出现了SPECT,与放射性核素扫描仪、y相机相比,SPECT除了增加断层显像功能外,它在灵敏度、分辨率和均匀性等重要性能指标方而均有很大提高。1991年,旧金山大学的Hasegawa和Lang等最早探索将SPECT与CT组合成双功能医学成像系统,在此基础上,将两种成熟的临床专用设备组装到同…台机器上,即将一台GE600XR/T型SPECT仪和一台GE9800型CT串联在一起,并获得很好的效果。1996年,Blankespo

6、or等首先报道这一设备在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1998年GE公司将基于这一设计的Hawkeye系列SPECT/CT推向市场,并获得巨大的成功。2004年西门子公司在第51届美国核医学年会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影像技术概念,首次将SPECT的功能影像与多层诊断CT的丰富解剖细节进行了充分的结合,推出了新型TruePoint8482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西门子Symbia产品家族[3]。核医学过去曾被戏称为“不清楚医学”,SPECT图像与诊断CT扫描图像的全而融合和记录将对其有所

7、改善,在未来可使核医学成为“清楚医学”,为临床医牛提供真正的清晰影像,增强诊断信心;同时患者将更接近“一站式”服务,一次预约就能享受无缝诊治过程。2PET继1973年PhelpsHoffman和TerPogossian研制成第一台原型PET扫描机后,1977年首台全身PET扫描机正式推出。1985年首次形成了PET扫描机的程序系统,发明并使用高等数学和物理学进行多重图像分解。1986年首台自屏蔽、计算机控制负离子回旋加速器出品。我国从1983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制PET技术,1986年成功制成实验样机,

8、1990年6月广东威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第…台符合临床要求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于1992年10月交付北京中H友好医院临床使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PET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应用的不断成熟,加之双探头SPECT符合探测(coincidencedetection)正电子显像的成功应用,使核医学影像技术产生了一个飞跃,大大提高了核医学影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